-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拿来主义》教案
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方论证等方法把深邃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化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看法------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说明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
1.理解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2.学会分析当今中外文化沟通的现象。
3.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文本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宏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呼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头。日本帝国主义占据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据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峻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协作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探讨。在探讨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途影响,认为“采纳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倒戈”。依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忱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切,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惊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相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白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见。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见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三、题解
读标题后,要思索两个问题:(1)、什么是“拿来主义”??(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四、阅读课文
(一)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观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三)、
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看法?汲取
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见?“只要有养料,也和挚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实行什么看法?批判地汲取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见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看法?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见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实行什么看法?坚决抛弃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见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四)、“得了一所大宅子”自然是指面对文化遗产,那么,其余的内容应当怎样理解?细致阅读课文,思索“孱头”、“昏蛋”、“废物”各指的是什么?
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胆怯 继承拒绝借鉴,躲避主义;昏蛋,“勃然大怒放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废物,“欣欣然蹩进卧房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倒戈主义。
(五)、本文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我们必需要实行“拿来主义”的?是通过批判与“拿来主义”相反的“送去主义”来证明必需实行“拿来主义”。
1、第一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
2、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西”?
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3、本段最终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