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第一节清末变法的指导思想
一、变法修律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1、原因:挨打亡国的风险
经济上,自然经济受到破坏
政治上,主权独立遭到重创
司法上,治外法权得以确立〔领事裁判权〕
文化上,西学〔西法〕大肆涌入
以致:半殖民地半封建;2、目的:维护统治的追求
变法被视为:一那么“皇位永固〞,二那么“外患渐轻〞,三那么“内乱可弭〞
;3、实质:宪政法制的外壳
其“皇位永固〞:目的
其民主法制:形式
;二、变法修律的指导思想:“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兼采列邦之良规,无违中国之礼教〞
中西合璧
;第二节清末变法的主要内容;;〔2〕成立议会
谘议局:地方议会〔1909〕
资政院:中央议会〔1910〕
作为未来下上议院而筹备
分别议决地方、中央预算、决算、税收、公债等
分别有地方、全国立法权
分别可由督抚、皇帝解散;2、“政〞——官制改革
〔1〕改革官制
改官府、官员名称
中央官制:由六部增加为十一部
已有审判官、检察官、巡警官等称呼;
地方官制:财权、军权收归中央
二、制定单行法规
为标准管理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言论等;
二、修订旧律——修订刑法
1、?大清现行刑律?〔1910〕
对?大清律例?的修订
非根本性的修订
仍律例合编
其中,律:389条
;
主要修订:
改而另称刑律
取消六局部篇
废除局部酷刑
〔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
增加一些罪名
〔破坏交通罪、妨害选举罪等〕
;
2、?大清新刑律?〔1911〕
——第一部近代刑法典
冈田朝太郎〔日〕帮修,公布但未实施
411条,附?暂行章程?5条
其一、立法体例上,剔除非刑内容,不以六局部篇,
总那么分那么分列〔沈家本:五变之一“更定刑名〞〕;;
其三、刑罚处分上,删除局部死刑、废除流刑笞杖、规定缓刑伪释、确立了自由刑〔沈家本:五变之一“酌减死罪〞,“惩治教育〞〕;
其四、法系性质上,近代法与古代法、中法与西法,地主阶级法〔中〕与资产阶级法〔西〕混杂
表征:?大清新刑律?和附那么?暂行章程?并举
法理派与礼教派斗争的折中;
3、礼法之争
起因:因起草?大清新刑律??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
焦点:如何对待三纲五常、礼教与法理、德与法、中与西
派别:法理派——沈家本、杨度等
礼教派——张之洞、袁世凯、劳乃宣等
争点:
其一、干名犯义之争
〔干名:冒犯名分干名犯义:卑幼指控、检举尊长〕
礼教派:十恶之“不孝〞,应列专条
法理派:可告之事,不列专条,不应定罪
但禁诬告
;其二、存留养亲之争
礼教派:鼓励孝道,应列专条
法理派:诱人犯法,不列专条
其三、子孙违反教令之争
礼教派:应算罪,应入律
法理派:不是罪,是道德、教育问题,不入律;
其四、子孙对尊长可否正当防卫之争
礼教派:不能防卫,只能承受或逃跑
法理派:可以防卫,而且你礼教派
既认为子杀父,应定不孝之罪
那么,父杀子就应定不慈之罪;
其五、无夫奸、亲属相奸之争
礼教派:无夫奸应入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