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官科护理.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官科病证护理

天行赤眼由风热邪毒侵袭,以致经脉闭塞,血壅气滞交攻于目,使得目睛肿痛。特征:白睛红赤,灼热赤痛,眵泪粘结,胞睑红肿。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常双眼发病,可散发或流行。本病属中医“暴风客热”范畴。认为是外感风热邪毒而发的且有明显红肿热痛的眼病,其发病突然,病势急骤。0201

病因病机01西医:细菌感染02中医:外—风热之邪03内—心肺素有积热

临床表现01患眼干涩痛痒,异物感,热泪如汤,分泌物多而胶粘,晨起睁眼困难。查体: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呈粘脓性。甚者可见灰白色假膜,强行擦去可有出血。02

局部治疗: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常用滴眼液有:氯霉素眼水、利福平眼水、妥布霉素眼水、庆大霉素眼水、左氧氟沙星眼水、红霉素眼膏等

辨证论治风重于热:痒甚,疏风清热,银翘散加减热重于风:痛甚,清热为主,兼以疏风风热并重:疼痒,兼作疏风清热,表里双解

针刺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缓解病情。取眼眶内穴位时,针具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进出针须缓慢,轻捻转不宜提插,出针时用棉球按压数秒钟,以防止出血。

预防调护增强体质避免医源性传染严格消毒讲究卫生01预防传流泪证定义: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睑弦的眼病。分类:根据流泪冷热性质不同而分为冷泪热泪

冷泪按程度不同,又分迎风冷泪证、无时冷泪

泪液的分泌泪腺泪器结泪小点[上、下]构泪小管[上、下]泪液的排泄泪总管泪囊泪液泵鼻泪管

辩证施护热泪证:祛风清热02冷泪证:补益肝肾01

脓耳01定义:以鼓膜穿孔,听力下降,耳内流脓为主要特征的耳病。02现代医学病名: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病机风热外侵肝胆火盛脾虚湿困肾元亏损

病久者:有耳内反复流脓史。初发者:大多有外感病史,或有鼓膜外伤史病史采集:

耳痛:急性者:穿孔前呈搏动性跳痛或刺痛,穿孔后耳痛减轻慢性者:疼痛不明显听力下降及耳鸣耳内流脓:急性脓性分泌物,慢性清稀粘稠带血全身症状:发热、恶寒、头痛、呕吐等

风热外侵: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肝胆火盛:清肝泻火,解毒排脓

脾虚湿困:健脾渗湿,补托排脓

肾元亏损:补肾培元,祛腐化湿

鼻渊01定义: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现代医学名:鼻窦炎02

诊断:急性鼻窦炎1全身症状:常继发于上感,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周身不适等2局部症状:鼻塞,可伴有暂时性听力减退3脓涕,不易擤出4暂时性嗅觉障碍5头痛上颌窦6筛窦7额窦8蝶窦9

辩证论治肺经风热:疏风清热,宣肺通窍胆腑郁热:清泻胆热,利湿通窍肺气虚寒:温补肺脏,散寒通淤脾胃湿热:清热利湿,化浊通窍

喉痹定义: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红肿,喉底或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01现代医学名:咽炎02

病因急性咽炎:病毒、细菌感染(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邻近器官慢性炎症的影响环境因素性急躁活过多,用嗓过度全身性某些慢性疾病12

诊断病史:多有外感病史,或咽痛反复发作史01临床症状:起病急者,低热乏力,全身酸痛,咽痛;病久者,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等不适症状02检查:粘膜充血水肿,粘液性分泌物03

辩证施护01外邪侵袭,上犯咽喉:疏风散邪,宣肺利咽02肺胃热盛,上攻咽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03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滋养阴液,降火利咽04脾胃虚弱,咽喉失养:益气健脾,升清利咽

谢谢!

文档评论(0)

gongmeng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