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4~1927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合作下曾经取得很大胜利。然而,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勾结帝国主义,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使这次大革命最后遭到失败。蒋介石集团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攫取了全国性政权,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代表帝国主义和中国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中国人民实行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领导人民继续战斗,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新的历史时期。

各地相继举行武装起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共产党人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组织革命军队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由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号召全党和广大工农群众奋起反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9月11日,中共中央特派员、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等领导由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举行秋收起义。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领导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在广州举行起义。到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领导了200余次武装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洪湖地区,海丰、陆丰地区,黄安、麻城地区,弋阳、横峰地区等农民起义,以及湘南、桑植、渭华等起义。此后,还领导了平江起义、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和其他起义。从这些起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了若干支革命武装。1928年5月以后,这些革命武装陆续称红军。在国民党军占有绝对优势和革命处在低潮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于1927年10月转战到江西省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和工农民主政权(即苏维埃政府)以及地方武装,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到1928年2月,初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部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称红军第四军),巩固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其他地区的起义武装,有的也先后转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较好、地势有利的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红军第四军,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战斗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支部队。从它诞生之日起,国民党军就集中八九个团以至近20个团的兵力,多次对它发动进攻,但都被击破。1928年5月,红军第4军在永新城附近抓住战机,歼灭江西国民党军1个团,乘胜占领永新城。6月,红军第四军在七溪岭、龙源口地区击破江西国民党军2个师的进攻,歼灭其1个团,击溃2个团。随后,又取得反对湖南、江西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两次会剿的胜利。毛泽东、朱德总结井冈山地区红军和游击队的作战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其他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也从斗争中摸索到一些宝贵的经验。

大围剿红军和游击队在人数少、武器差、弹药奇缺、粮食和被服等物资供给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运用正确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打击国民党军,并不断地取得胜利。1929年3月~1930年10月,国民党新军阀之间连续进行大规模混战。各地红军乘机积极发展革命战争。红四军主力于1929年1月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向赣南、闽西挺进。在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先后进行了大柏地、长汀、龙岩、上杭、水南等战斗,共歼灭国民党军约4个旅。桑植起义后,在湘鄂边界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红军,于1929年7月在南岔赤溪战斗中取得基本歼灭国民党军1个旅的胜利。黄麻起义后,在鄂豫边界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红军,于同年6~10月取得3次反会剿的胜利。其他地区的红军也取得不少胜利。初建起来的苏区多数得到巩固和扩大,红军得到发展。

红军在频繁战斗中逐渐形成了体现人民军队本质的建军原则。早在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就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原则,并开始在军队

文档评论(0)

KevinLi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