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届别: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教务处制
二〇〇年月
开题报告
题目
4档位汽车变速器设计
题目类型
eq\o\ac(□,√)理论研究囗应用研究囗设计开发囗其他
命题来源
eq\o\ac(□,√)教师命题囗学生自主命题囗教师科研课题
拟完成时间
20年月日
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
自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已经历了近120年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汽车的各项性能也日臻完善。现代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现代汽车除了装有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外还应该有性能优异的传动系与之匹配才能将汽车的性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因此汽车变速器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变速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车的使用性能,也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另外,现代汽车的使用条件极为复杂,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要求。往往要受到如载运量、道路坡度、路面好坏及交通是否通畅等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以适应使用的要求。在条件良好的平直路面上要能以高速行驶,而在路面不平和有较大坡度时能提供较大的扭矩。变速箱的多挡位选择就能满足这些需求。此外,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燃油的消耗量也是不一样的。驾驶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变速箱的某一挡位,来减少燃油的消耗。在某些情况下,汽车还需要能倒向行驶。发动机本身是不可能倒转的,只有靠变速箱的倒挡齿轮来实现。
现有车辆大部分仍然使用的是机械式变速器,机械式变速器以其自身的优势得到了生存和发展,国内大多数经济型轿车生产厂家都是使用的机械式变速器,虽然机械式变速器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比如说体积大,振动和噪声大,换挡冲击大,操纵复杂等,但是它的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制造工艺成熟,工作可靠而且价格便宜。
通过对变速器的设计与研究可以汽车设计研究理论体系的完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变速器理论知识的丰富起着微妙的作用,对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及维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
1.研究目标:
(1)正确地选择变速器的档位数和传动比,并使之与发动机参数及主减速比作优化匹配,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燃料经济性。
(2)设置空挡,以保证汽车在必要时能将发动机与传动系长时间分离;使汽车可以倒退行驶。
(3)体积小、质量小、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
(4)操纵简单、准确、轻便、迅速。
(5)传动效率高、工作平稳、无噪声或低噪声。
(6)制造工艺性好、造价低廉、维修方便。
(7)贯彻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和变速器总成系列化等设计要求,遵守有关标准和法规。
(8)需要时应设置动力输出装置。
2.主要内容(提纲):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①变速器研究概论;②变速器机构方案的确定;③变速器设计基本参数的确定;④变速器齿轮的设计计算;⑤变速器的轴的设计计算;⑥变速器箱体的设计;
=7\*GB3⑦变速器的soliworks三维建模。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对文献中信息加以分析和整理,为研究做准备。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周边的汽车修理厂、变速器生产加工场以及学校的实习的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分析。
3.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根据自己整理的资料和实践调差情况,结合自己论文设计内容进行研究
4.比较分析法:对我国以往和现在变速器的设计,甚至是我国与他国的设计加以比较,分析进步与差距,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论文加以分析。
(二)研究手段
以传统文献检索手段为主,辅以网络、数据库等手段,开展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数据整理等工作。
四、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或论文(设计)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
[1]《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6.
[2]王望予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3]过学迅,邓亚东汽车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
[4]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陈家瑞汽车构造(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6]徐灏机械设计手册(第四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7]徐灏机械设计手册(第一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8]巩云鹏,田万禄,张祖立,黄秋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2基于数字孪生的新型智慧城镇建设技术规范 (第1部分:数字城镇底座).docx VIP
- 高考英语词汇3500电子版.pdf VIP
- 稠油油藏电磁波与微波加热技术.ppt VIP
- 康力D10D634-电气原理图KLS-MCD-02A-2019.pdf
- 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免疫血液学实验.pptx VIP
- (高清版)DB44∕T 2478-2024 《加氢站站控系统技术要求》.pdf VIP
- ERP系统培训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SY∕T 7300-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pdf VIP
- 企业通用全面预算表格模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