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丨细大不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语】

细大不捐

【拼音】

xìdàbùjuān

【释义】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解释:对史书类典籍必定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必定探寻其深奥隐微之意。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终年劳累。先生的学习可以说勤奋了。

【近义词】

不厌其详

【反义词】

语焉不详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包罗一切。

【成语故事】

唐代赫赫有名的官员、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他常自称郡望昌黎,故后世尊称其为“韩昌黎”或“昌黎先生”。

在韩愈四十六岁那年,他于长安担任国子学博士,负责教导太学生。正是在此任上,他创作了名篇《进学解》。此文生动记载了他在国子监执教期间的一段经历。

一日清晨,韩愈步入太学,召集众学子肃立于学舍阶前,谆谆教诲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由勤奋而精通,因玩乐而荒废;德行由独立思考而成就,因循随俗而败坏。)方今圣主贤臣遇合,法度完备。除奸佞,拔俊良。凡有一技之长、一善可取者,无不录用。朝廷选材育才,唯恐遗漏贤能。诸位学子只需忧虑学业能否精进,德行能否有成,不必担忧主管官员不明察或不公正。”

话音未落,队列中忽有一学生笑出声来,直言道:“先生怕是在哄骗我们吧?学生追随先生求学,已历数载。亲见先生口中焚膏油以继晷(日夜苦读),手不释卷,遍览六经诸子。读史必究其纲要,研理必探其精微。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广泛涉猎,无论大小都不舍弃),含英咀华(深入品味精华);兀兀穷年(终年勤苦不懈)。先生之勤勉,可谓至矣!…(此处省略后续学生具体质疑之词,但情节核心“学生以韩愈自身的勤奋与境遇质疑其观点”保持不变)”

《进学解》一文,巧妙假托了“先生劝学→生徒质疑→先生解答”的三段式对话结构,故而得名。然而,其字里行间,实则充满了韩愈对自身怀才不遇境况的深沉感叹,是自抒胸中块垒(抒发内心郁愤)之作。

【造句举例】

这家地方小银行,为了业绩,营业员对储户热情周到,细大不捐,所以每日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这份工作细大不捐,昼夜不分,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粗心,如果你做不到这些劝你还是趁早调整,换到其他的岗位,免得出现问题就晚了。

文档评论(0)

十分心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