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徽地理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安徽地理课件

20XX

汇报人:xx

有限公司

目录

01

安徽的地理位置

02

安徽的气候环境

03

安徽的自然资源

04

安徽的人文地理

05

安徽的经济发展

06

安徽的旅游资源

安徽的地理位置

第一章

地理坐标与面积

安徽省的经纬度范围

安徽省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北纬29°41′至34°38′之间。

安徽省的总面积

气候类型

安徽省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安徽省总面积约为140,100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

地形特征

安徽地形多样,以平原、丘陵为主,拥有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行政区划概览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省会城市合肥

安徽分为皖南和皖北两大区域,皖南以黄山、九华山等自然景观著称,皖北则以平原为主。

皖南与皖北

皖中地区包括芜湖、马鞍山等城市,是安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皖中地区

皖东地区靠近江苏,以农业为主;皖西地区则以大别山为界,是革命老区。

皖东与皖西

地形地貌特点

皖南山区以黄山为代表,多奇峰异石,是著名的旅游和摄影胜地。

皖南山区

江淮平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是安徽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江淮平原

长江流经安徽,形成了肥沃的沿江平原,对安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有着重要影响。

长江流域

安徽的气候环境

第二章

气候类型与特点

安徽北部呈现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变化明显,夏季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安徽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变化特征

春季,安徽地区受季风影响,雨水增多,常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春季的多雨特征

秋季,随着夏季湿热气候的结束,安徽地区开始变得凉爽干燥,秋高气爽。

秋季的凉爽干燥

夏季,安徽气温高,湿度大,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常伴有雷暴天气。

夏季的高温多湿

冬季,安徽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空气干燥,偶有降雪。

冬季的寒冷干燥

01

02

03

04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安徽地区偶发的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和洪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构成威胁。

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的威胁

03

安徽的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有显著作用,如冬小麦的播种和收获时间。

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02

安徽地区季节性降水明显,春雨和梅雨对水稻等作物的种植周期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季节性降水对作物种植的影响

01

安徽的自然资源

第三章

矿产资源分布

铜陵被誉为“中国古铜都”,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是中国重要的铜生产基地。

铜陵铜矿资源

01

马鞍山市以铁矿资源丰富著称,是中国主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马鞍山铁矿资源

02

淮南市拥有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煤田之一,煤炭储量丰富,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

淮南煤矿资源

03

水资源状况

安徽境内有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以及巢湖等众多湖泊,水资源丰富。

河流湖泊分布

随着工业化进程,安徽面临水污染问题,政府实施多项措施进行水体保护和治理。

水污染与治理

安徽利用其水资源发展水电站,如响洪甸水电站,同时开展渔业等经济活动。

水资源利用

生物多样性

安徽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扬子鳄,以及珍稀植物如银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珍稀动植物资源

安徽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如黄山、九华山等,保护了丰富的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区

安徽的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拥有众多特有物种和生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安徽的人文地理

第四章

历史沿革

安徽地区自古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见证了诸多历史变迁。

古代历史

01

02

近现代安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对地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现代发展

03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改革开放

民俗文化特色

徽州文化

01

徽州文化以徽剧、徽墨、徽雕等为代表,体现了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

黄梅戏

02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黄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以唱腔优美、表演质朴著称。

徽菜

03

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如臭鳜鱼、毛豆腐等闻名遐迩。

人口与城市化

安徽人口主要集中在长江、淮河沿岸的平原地区,合肥、芜湖等城市人口密度较高。

人口分布特征

近年来,合肥、芜湖等城市迅速扩张,城市化率显著提升,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化进程

安徽城乡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城市居民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地区。

城乡差异

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徽人口向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形成劳动力输出大省。

人口流动趋势

安徽的经济发展

第五章

主要产业概览

传统产业

煤电、钢铁等六大产业稳健

新兴产业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快速发展

01

02

经济发展水平

2

文档评论(0)

158****69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