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巩固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docxVIP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巩固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朝的对外关系巩固练习2024-2025学年下期

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一、选择题

1.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进行侵略活动 B.提高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

C.寻找宝藏 D.称霸亚洲

2.在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出土了很多十四、十五世纪的中国古瓷。这个地方是(???)

A.苏门答腊岛 B.印度洋上的波斯湾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明史纪事》中记载:“永乐三年……海军三万七千余人,由苏州刘家港……达占城,以次遍历西洋诸国……而诸番利中国货物,经营互市,往来不绝。”材料中所提及的历史事件(???)

A.使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劣势 B.给政府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C.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D.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4.郑和的船队中,各类船只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战船护航。可见,郑和的船队

A.远达红海 B.纪律严明 C.分工明确 D.满载珍宝

情境新课堂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率领戚家军在抗倭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他的军事才能和战术创新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灵活运用地形,善于利用水战和陆战的结合,成功击败了倭寇的多次进攻。据此,请你完成小题。

5.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为患现象愈演愈烈,当时受到倭寇侵扰的地区主要包括(???)

A.辽东地区 B.京津地区 C.湖南、湖北地区 D.福建、浙江地区

6.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抗倭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7.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战争。这一战争(???)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结束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扩大了疆域范围 D.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8.明朝万历年间,一位日本权臣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朝应朝鲜请求,两次出兵援助,都取得了胜利。这位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的日本权臣是(???)

A.源赖朝 B.大久保利通 C.织田信长 D.丰臣秀吉

9.明朝继承了我国历代王朝处理周边关系的方式。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仰慕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向中国纳贡称臣,并和中国进行贸易,中国对这些周边国家的国王进行(???)

A.册封 B.授予珍宝 C.管理 D.战争

10.《广东通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1553年,有一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他们买通了当地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得到允许后就此上岸。这伙殖民者上岸的结果是(???)

A.寇准力主抗敌,说服皇帝亲征辽军 B.在郾城大败敌军主力

C.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D.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11.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访问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皇帝接受当地君王朝贡,并把大量礼品回赠当地的君王。这一系列活动(???)

A.彰显了明帝国大国风度 B.强化了明朝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明初的海禁政策 D.推动了明朝经济走向繁荣

12.生产方面,明朝工匠们使用由郑和下西洋进口的苏麻离青(又称“苏勃泥青”)为呈色剂,形成了永宣青花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又吸收波斯等文化的因素,产生了新器型(如扁壶、花浇)和新纹样。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B.传播了中国先进文化

C.促进了陶瓷生产水平的提高 D.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13.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是指(???)

A.沙俄入侵黑龙江 B.荷兰占台湾

C.澳门被殖民者占领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14.明朝时,记述郑和下西洋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出现,这些书籍记录了大量的水文、气象、岛屿位置等信息。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引领了中国对外探索 B.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贡献

C.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 D.促进了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15.中国现代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曾在《游于山戚公祠》中写道:“于山岭上戚公祠,浩气仍然溢两仪。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郁达夫主要歌颂该历史人物(????)

A.抗击外来侵略 B.争取民族独立 C.收回宝岛台湾 D.抗击沙俄侵略

16.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000多人,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据此可知(???)

A.远航主要目的是寻找建文帝 B.海外贸易是财政的重要来源

C.明朝政府重视开发海洋资源 D.明朝前期国家综合国力强大

17.历史兴趣小组围绕“诗中史”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