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T/XZBX0046—2025
大田作物节水灌溉数据监测
与分析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田作物节水灌溉过程中数据监测与分析的技术要求,包括监测参数设置、设备布设、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分析、效果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农田尺度(≥5亩)的大田作物灌溉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适用于喷灌、滴灌、沟灌等多种灌溉方式。也可作为智慧农业相关工程设计与评估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363—201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50363—201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系统构成与功能要求
4.1系统组成
节水灌溉数据监测系统应包含如下组成部分:
a)监测设备:土壤水分传感器、气象站、作物长势传感器等;
b)通信模块:支持NB-IoT、LoRa、4G等通信方式;
c)电源系统:太阳能电池+蓄电池为主;
d)数据平台:支持实时接入、异常检测、数据分析与输出。
4.2功能要求
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多源数据自动采集与实时上传;
.数据校验与冗余备份机制;
2
T/XZBX0046—2025
.阈值告警推送功能;
.基于模型的需水预测与灌溉建议生成;
.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导出报告功能。
5数据监测内容与技术要求
5.1监测指标与采集频率
表1监测指标与采集频率
序号
指标名称
测量设备
精度要求
采样频率
1
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分传感器
±3%vol
1小时
2
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传感器
±0.5°C
1小时
3
空气温度/湿度
自动气象站
±0.5°C/±5%RH
10分钟
4
降雨量
雨量计
±0.2mm
10分钟
5
作物冠层温度
红外测温装置
±1°C
2小时
6
光照强度
光照传感器
±5%
10分钟
5.2安装布设要求
监测点布设应代表性强、分布合理,考虑地形地貌与土壤差异。
土壤传感器深度应设置在0-20cm与20-40cm两个层次。
气象站应远离高大障碍物不少于10米,安装高度1.5-2米。
6数据采集与传输
6.1数据采集
监测终端应自动采集数据并暂存本地,不低于7天数据存储容量,各传感器校准周期不应超过12个月。
6.2数据传输
采用稳定通信方式保障数据传输成功率不低于95%。
数据加密传输,符合GB/T22239安全要求。
支持断点续传与补传机制。
7数据处理与分析
7.1数据质量控制
异常值识别采用三倍标准差法、上下限阈值法等方式,应建立数据清洗机制,剔除重复与失真数据。
7.2数据分析内容
T/XZBX0046—2025
3
土壤墒情分类评估(干旱、适宜、饱和)。
作物耗水强度估算,结合作物生育期进行需水预判。
灌溉水利用效率(WUE)、节水效益与单位面积产水量计算。
年度/季度/灌期水分平衡分析。
8数据应用要求
8.1灌溉调控支持
依据土壤水分状况、天气预报与作物耗水量,生成灌溉建议,支持人工干预与灌溉计划修订功能。
8.2结果展示与报表输出
系统应具备时间序列曲线、空间分布图、多指标联合图等功能,可导出日报、周报、季报、年报等标准格式PDF报告。
8.3与第三方平台对接
系统数据接口应支持RESTfulAPI或MQTT标准协议,可与农业农村部门监测平台或地方水利系统共享对接。
9安全与维护要求
9.1系统安全
用户分级管理、日志记录与权限控制机制齐全,支持远程固件升级和异常告警推送。
9.2设备运维
每月开展一次设备巡检与清洁维护,每年进行一次设备精度校验与更新。
建立设备故障登记与响应机制,维修响应不超过48小时。
T/XZBX0046—2025
4
参考文献
[1]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