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真题)2025年四川高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VIP

(2025年高考真题)2025年四川高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机密★启用前

2025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注意事项:

1.考生领到答题卡后,须在规定区域填写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并在答题卡背面用2B铅笔填涂座位号。

2.考生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考生回答非选择题时,须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3.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带离考场,考试结束后由监考员统一回收。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考古学中,地层剖面考古的理论主要是地层学。根据地层学原理,越在上方的地层,时期越晚。下面是河南安阳某地层剖面图,图中地层③可能出土()

A.彩陶碎片 B.马车残片 C.竹简碎片 D.青铜礼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地层剖面从下到上依次为:④深层土壤(无文物)→③→②龙山文化层→①耕土层。根据地层学“下层早于上层”原则,地层③的年代应介于④(无文物)与②(龙山文化层)之间。龙山文化层(②)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以黑陶、磨光石器为主。地层③位于龙山文化层之下,年代更早,可能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或更早的文化层。综合地层学原理与考古学内容,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碎片是地层③最可能的出土文物,A项正确;马车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世纪),地层③年代远早于商代,排除B项;竹简盛行于战国至汉代(公元前5世纪以后),与地层③的年代差距过大,排除C项;青铜器的使用始于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以后),而龙山文化层尚未进入青铜时代,地层③年代更早,不可能出土青铜器,排除D项。故选A项。

2.商朝时,卜辞所见“殷”与“外”的概念相对,商王朝对于地方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地位;周朝“四方”指诸侯国,“王畿”地区与“四夷”相对,作为地方势力的诸侯国在受周王朝控制的同时仍具有很大自治性。这表明商周时期()

A.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 B.政治制度具有延续性

C.宗法血缘关系的松弛 D.井田制度影响力仍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商朝时,卜辞所见‘殷’与‘外’的概念相对,商王朝对于地方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地位;周朝‘四方’指诸侯国,‘王畿’地区与‘四夷’相对,作为地方势力的诸侯国在受周王朝控制的同时仍具有很大自治性”和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式虽有差异(商朝直接统治与周朝分封诸侯),但都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统属关系,说明政治制度具有延续性,B项正确;题干主要讨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涉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主要讨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体现宗法血缘关系的松弛,排除C项;题干主要讨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提及井田制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3.昆仑山是华夏神话中的神山,其所在地起初并未确定,一说在宗周西陲,又有说在西戎之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后报告黄河源于于阗南山,汉武帝根据“昆仑之邱……河水出焉”的记载,将河所出的于山命名为昆仑山。昆仑山的命名()

A.得益于西域都护府建立 B.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有利于华夏天下观的拓展 D.便于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昆仑山的命名是汉代通过文化符号整合西域地理的关键举措,其核心意义在于将西域纳入华夏文明的“天下观”认知框架,推动了华夏文化认同的空间拓展,C项正确;西域都护府设立于汉宣帝时期,与汉武帝时期无关,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主要依赖政治军事扩张(如汉武帝击匈奴、张骞通西域),昆仑山命名属于文化认知层面的建构,对“国家形成”的直接推动作用有限,选项夸大了其政治影响,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佛教尚未传入,时间不符,且命名与佛教传播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文档评论(0)

教辅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高中学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