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工艺美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隋唐工艺美术

主讲教师:舒长辉

第三节隋唐服饰

隋唐时期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隋唐服饰之绚丽多彩,有诸多因素。

(1)隋王朝统治年代随短,但丝织业有长足的发展。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无论产量、质量均超过前代,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提供了的物质基础。

(2)与各国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对各国各族文化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大量具有异域文化特色的冠服。

第三节隋唐服饰

1、唐代女子的服饰,是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丰美华丽,妆饰奇异纷繁,是大唐盛景的展示。隋唐三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可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等。总体看来,隋唐的妇女的服饰花样繁多,具有艳丽、华美、自由、洒脱的风格。

第三节隋唐服饰

1、襦裙服

襦是一种短衣、短袄衣服,襦裙服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传统装束。

襦衫长度,彩绣,领口,流行。

第三节隋唐服饰

唐代妇女下裳为裙。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多少有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高及腋下。裙的质料、色彩和样式很多。

第三节隋唐服饰

石榴裙:

“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燕京五月歌》

石榴裙特点: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宽窄长短形成鲜明对比,从整体效果看,上衣短小而长裙曳地,使体态显得苗条修长。

第三节隋唐服饰

2、女着男装

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在唐代女着男装蔚然成风,一是唐朝风气开放自由,二是游牧民族的影响。《旧唐书·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明确记录了女着男装的情景。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倾向。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

第三节隋唐服饰

3、胡服流行

自从胡骑起烟尘,

毛毳腥膻满地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

伎进胡音务胡乐.....

胡音胡骑与胡妆,

五十年来竟纷泊。”

——元稹

第三节隋唐服饰

“胡服”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鹘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随胡人而来的文化,特别是胡服,极大的影响了唐代妇女的着装,其中尤以长安、洛阳等地为盛,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材料大多用质地厚实的织锦,领、袖均镶有较宽阔的织金锦花边。较典型的是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蹬高腰靴。

第三节隋唐服饰

4、唐代大袖衫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称之为“大袖衫”。大袖衫一般用轻薄透明的纱料制成,上面多有精美的图案。通常,大袖衫和高腰长裙、披帛一起搭配。女子穿着的大袖衫、高腰宽摆长裙,以及帔帛会随女子的行动或者空气的流动而飘舞飞扬,彰显华贵而飘逸的气质,彰显大唐王朝的恢弘气度。

第三节隋唐服饰

第三节隋唐服饰

5、唐代服饰图案

罗衫叶叶绣重重,

金凤银鹅各一丛,

每翩舞时分两向,

太平万岁字当中。

第三节隋唐服饰

唐代服饰图案花团锦簇,争妍斗盛,多为花卉、对鹿、对马等,植物纹样大量出现。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自由、丰满、华美、圆润。

第三节隋唐服饰

隋唐服饰的复原

图片来源:

第三节隋唐服饰

隋唐服饰的复原

图片来源

第四节书籍装帧

古代中国书籍的制作材料,先后采用过竹、木简、版牍、缣帛,最后采用了纸张。隋唐时期书籍装帧形式有了重大的变化。

第四节书籍装帧

1、梵夹装

梵夹装就是专指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叶经的装帧,其方法是将刻写好经文的贝叶,依次摞成一摞,在其上、下各夹配一块与贝叶经大小相同的竹片或木板,并在夹板上打洞,用绳索穿洞结扣。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书籍不用贝叶书写,因此没有梵夹装。但梵经译汉之后,特别是译成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之后,其用纸张书写或雕印的经页,也有仿效贝叶经的。这种经集数页摞成一摞之后,也有上、下用木板相夹,而后用绳索、布带相捆的。虽然不是贝叶经的梵夹装,但显然是对梵夹装的模仿,故亦称为梵夹装。

第四节书籍装帧

2、旋风装

旋风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之一,亦称“旋风叶”、“龙鳞装”。唐代中叶确知有此种形式。关于旋风装的形制,学术界有两种看法。

第四节书籍装帧

(1)旋风装是将经折装的书再用一张纸一半把书的第一页粘起来,另一半把书的最后一页粘起来,整张纸把书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连同书背一起包起来。

第四节书籍装帧

(2)旋风装是抄书时,先一页一页的抄写,然后再依次序象鱼鳞一样一页一页地粘在一张卷轴式的底纸上,收卷时,书页鳞次朝

文档评论(0)

寒傲似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110401000002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