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壹节隋代法制概况;2、封建五刑法定化;3、确立“拾惡”的罪名;4、完善了官僚贵族的特权制度
;5、辨别公罪和私罪;《開皇律》的地位;二、《大业律》;第二节唐代立法概况;壹、立法思想:“礼法并用”;二、立法概况;1、武德律——高祖時期;2、贞观律——太宗時期;3、永徽律疏——高宗時期;《唐律疏议》的篇章体例;名例律(1-6,共六卷):“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
卫禁律(7-8,共两卷):“卫者,言警卫之法;禁者,以关禁為名”。即有关宫廷警卫和边防、关卡、城镇的保卫规定。
职制律(9-11,共三卷):“言职事法制”。即有关官吏责任、机构设置、行政程序、公文递送等法律规定。
户婚律(12-14,共三卷):有关户籍、土地、赋役和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北齐称婚户律,隋朝改為户婚律;厩库律(15,共壹卷):“厩者,鸠聚也,馬牛之所聚;库者,舍也,兵甲财帛之所藏”。重要涵盖官方的馬牛喂养管理和官方仓库的保护
擅兴律(16,共壹卷):“大事在于軍戎,设法须為重防”。前者指严禁私自调兵遣将和兴兵备防;後者指严禁私自行造工程、派遣丁夫。汉律為兴篇,曹魏加擅字
贼盗律(17-20,共四卷):政治犯罪和严重的人身伤害、盗窃等犯罪
斗讼律(21-24,共四卷):“首论斗殴之科,此言告讼之事”。有关斗殴和告诉的法律;诈伪律(25,共壹卷):前者伪造,後者诈骗,前者為侵害国家、皇权的特殊主体的伪造犯罪,後者為身份欺骗和行為欺骗。
杂律(26-27,共二卷):“拾遗补缺,錯综成文,班杂不壹样”。重要包括市場管理、债权债务、犯奸、赌博、纵火轻微的侵害社會秩序、經济秩序的犯罪。
捕亡律(28,共壹卷):有关缉捕和惩罚逃亡兵丁、罪犯和奴婢的法律。
断狱律(29-30,共二卷):“是有关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方面的法律;《唐律疏议》的立法成就;4、開元律疏——玄宗時期;5、唐六典;單项选择;多选;三、法律形式——律、令、格、式;第三节唐代法律的重要内容;2、拾惡;拾种罪名大体可分為三类:
(1)威胁损害皇权危及封建国家的政治犯罪:
谋反、谋叛、谋大逆、大不敬
(2)严重威胁社會秩序的犯罪:不道
(3)破壞封建伦常关系的犯罪:
惡逆、不孝、不睦、不义、内乱;3、八议、請、減、赎、官當、免官;請:
规格低于议
請的對象是:诸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大体是太子妃的侄孙以上);应议者期以上亲(大体是孙子以上);官爵五品以上
合用条件:死罪上請,流罪如下減壹等
減:
七品以上五品如下官员;上請者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孙等
合用条件:流罪如下同样減壹等;;官當:
合用条件:只要不是犯有五流(加役流、反匿缘坐流、子孙犯過錯流、不孝流、會赦犹流)的和死罪的,即壹般流刑如下的,都可以用官职折抵刑罚。方式是私罪的,五品以上,壹官當徒两年,九品以上的,壹官當徒壹年。
唐代官吏合职位、爵位于壹身,前者被称為职事官、散官、卫官,後者被称勋官。先以最高的职事官折抵,再以勋官折抵。;免:
分為“免所居官”,假如有不壹样官职,则免最高壹等。免官的重要目的是让官员受刑但不去官,在壹定期间過後可以继续為官。
官员的特权合用還不仅于此。官员可以不用拷讯,只能合用众证定罪,即三人以上证明其犯罪犯流刑可以不服劳役,五品以上官犯死罪容許在家自杀。;唐代官制有职事官、散官、卫官、勋官之分,此外尚有爵位。其中职事官、散官、卫官被视為壹官,勋官為另壹官。
六品职事官,兼带勋官柱国(二品)以上,犯私罪处流刑(比照徒四年);4、刑法合用的重要原则;;(3)自首原则
犯罪未被发現而能自首者,壹般可以免于惩罚。
罪犯犯有轻重二罪,若轻罪事发,能自首重罪者,则免除重罪的惩罚;
在懂得他人要告发的状况下,向官府自首,減原罪二等惩罚;
自首不实不尽,免其自首之罪,對其自首不实不尽之罪予以惩罚;
假如已經导致难以挽回的危害後果,虽然自首也不能減免刑罚。;(4)共犯原则
唐律的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的故意犯罪,對共犯的处理,要分别首從,“诸共同犯罪者,以造意為首,随從者減壹等”,“造意”即主谋,是首犯,随從者是從犯,其罪減首犯壹等。
造意為先、家長為先、長官為先、夫為先;(5)数罪并罚原则
重罪吸取轻罪;
刑罚等级相似單取壹罪惩罚;
但赃罪除外。六赃合用累科(合计赃数)但倍论(折半论罪);
(6)同居相為隐原则
《唐律·名例律》: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為隐;(7)类推原则
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
(8)“化外人”犯罪的原则
《名例律》规定:“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按其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