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刑法期末考试考试彩蛋押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单选题]甲深夜超速驾驶车辆,撞倒行人,见路上没人发现,便将行人抬上自己的车辆,行驶一段路程后抛弃于路边荒野中,导致行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
B.故意杀人罪
C.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答案:B
解析:甲的行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情形。交通肇事后转移被害人并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存在放任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故意。选项B符合司法解释中对“消极不作为”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标准,其他选项未完整涵盖其行为性质。
2、[单选题]甲离婚后嫌才3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甲5天后回家,发现乙已经死在摇篮里。甲的行为构成()。
A.遗弃罪
B.故意杀人罪
C.过失杀人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B
解析:甲将无独立生存能力的婴儿单独留在家中5天,断绝其生存必要条件,属于明知可能导致死亡而放任结果发生。该行为符合间接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情形。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在于是否使被害人处于无法获得救助的危险境地。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包括积极作为和消极不作为两种方式,本案属于后者。过失致人死亡罪要求行为人应当预见但因疏忽未预见,而甲对婴儿可能死亡的结果存在明确认知。
3、[单选题]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答案:C
解析:我国《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应当按其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胁从犯指被胁迫参与犯罪者,区别于自愿参与的主犯、从犯及教唆犯。选项C准确对应该条文。
4、[单选题]24岁的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的4岁男孩。一日,张某带小孩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孩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孩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小孩掉入河中,张某急忙抢救,小孩已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张某对小孩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答案:C
解析:刑法理论中,过于自信的过失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张某将小孩悬于桥栏时,小孩挣扎呼喊“害怕”,其应当预见到可能失手导致危险,但轻信自己能够掌控,最终因手滑导致小孩溺亡。此种情形下,张某虽不希望结果发生,但存在过高估计自身能力的过失,符合过于自信过失的特征。疏忽大意过失未预见危害结果,间接故意则对结果持放任态度。意外事件强调结果无法预见且无法避免,与张某行为不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过于自信的过失。选项C正确。
5、[单选题]甲和乙在菜市场嬉笑打闹。甲用尖刀挥舞阻止乙的前进,不小心刺中乙,造成乙重伤,下列正确的是?()
A.在菜市场打闹,构成寻衅滋事
B.应该能认识到危害后果,构成(间接)故意伤害
C.应该知道能造成死亡后果,构成(间接)故意杀人
D.构成过失致人重伤
答案:D
解析:《刑法》第十五条规定了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甲在嬉闹中使用尖刀挥舞,虽无伤害故意,但应当预见可能造成他人受伤,因疏忽大意未预见,导致乙重伤,符合过失致人重伤罪。选项A行为不符合寻衅滋事罪的破坏社会秩序特征;B、C要求主观故意,与题干“不小心”矛盾。选项D正确。
6、1.[单选题]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容是()。
A.刑罚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B.刑罚应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
C.刑罚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D.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刑相适应原则不仅要求刑罚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匹配,还需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等个体因素。选项A、B、C均仅强调单一层面,未完整涵盖罪行与责任的双重维度。选项D完整体现了该原则的双重考量,与刑法条文一致。
2.[单选题]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强奸罪?()
A.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在拐卖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刑法期末考试经典例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2024年刑法期末考试练习题【名师系列】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刑法期末考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刑法期末考试每日一练试卷含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2024年刑法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2024年刑法期末考试检测卷及答案详解(新).docx
- 2024年刑法期末考试全真模拟模拟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2024年刑法期末考试全真模拟模拟题【名师推荐】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高频难、易错点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考前冲刺练习题带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考前冲刺练习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经典例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真题带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每日一练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模拟题库(B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4刑法期末考试常考点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