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 提升练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VIP

期末复习专题--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 提升练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末复习专题--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提升练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孔子谓南宫敬叔①曰:“吾闻老聃②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鲁君与孔子车一乘马二匹坚其侍御。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③,历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注]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即老子。③苌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虽有至道()?????????②教学相长()

③自周反鲁()?????????④道弥尊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其善也???????其此之谓乎 B.远方弟子之进?????其翼若垂天之云

C.问礼于老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于是喟然曰???????闻之,欣然规往

3.【乙】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加标点,请用“/”划出。

鲁君与孔子车一乘马二匹坚其侍御。

4.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5.【甲】【乙】两文都谈论了学习,请结合内容谈谈你从两文中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②。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问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选自《九方皋相马》)

【注释】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

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课内迁移法:或王命急宣(《三峡》)

②策之不以其道

查阅词典法:①竹制的马鞭。②拐杖。③简牍。

④鞭打,鞭策。(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

③子所荐求马者

词语推断法:毛遂自荐

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9.这两篇文章都提到了寻马的故事,但意图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史疾①为韩使楚,楚王问曰:“客何方②所循?”曰:“治列子圉寇③之言。”曰:“何贵?”曰:“贵正。”王曰:“正亦可为国乎?”曰:“可。”王曰:“楚国多盗,正可以图④盗乎?”曰:“可。”曰:“以正圉盗,奈何?”顷间有鹊止于屋上者,曰:“请问楚人谓此鸟何?”王曰:“谓之鹊。”曰:“谓之乌⑤,可乎?”曰:“不可。”曰:“今王之国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⑥,其任官置吏,必曰廉洁胜任。今盗贼公行而弗能禁也此乌不为乌鹊不为鹊也。”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史疾:韩臣。②方:方术。③列子圉(yù)寇:指列御寇。人称列子,战国时郑国的学者。④圉:同“御”,防御,禁止。⑤乌:乌鸦。⑥柱国:楚国最高武官。令尹:楚国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别国的相。司马:掌军政和军赋的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