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延伸阅读:1-1茶的历史
唐代修行类茶道流派的形成
东晋到南北朝的饮茶文化积淀,以及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对高度发展与社会安定,为唐代各种茶道类型号的形成奠定了尊定了丰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根据对茶道活动目的、特点及茶道思想的分析,唐代茶道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茶道,以陆羽为代表的茶艺类茶道,以常伯熊为代表的风雅类茶道。
那么,唐代修行类茶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关于“茶道”一词的最早记载,见于唐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烹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如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