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河流、景观与文化遗产互联的黄河文化生态保护路径探究
王杨,唐相龙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加速文化事业发展和创新。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和生活必须要坚持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宗旨,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延续人类悠久的文明发展史[1]。就黄河文明发展来看,因为长期以来忽视生态保护问题,黄河生态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加上黄河流域周边经济发展体系和结构不完善、产能落后等诸多因素,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出现矛盾。对此,要研究黄河文化生态保护的创新路径,就必须要结合黄河文化流域特点和发展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黄河文化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流域生态、经济和人文协同发展。
黄河和长江是我国两大代表性河流。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所以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的群众在漫长的黄河治理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2]。黄河水资源在周边流域群众的生产、生活、交通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黄河水患、污染等也是黄河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历年来,针对黄河的治理工作一直持续不断,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黄河资源得以高效利用,这其中折射的是中华人民的智慧,是持之以恒、勇于突破的民族精神。黄河治理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此外,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其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从考古发现的星罗棋布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到新石器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从华胥氏到三皇五帝、大禹的记载,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遗址,河图洛书、儒家经典、先秦诸子学及后世的大量典籍,从汉魏洛阳故城到嘉峪关,从龙门石窟到莫高窟,从二十四节气到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从古琴艺术到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这些都是黄河文化中浓墨重彩的部分,是我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藏[3]。
所以黄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而目前黄河流域生态破坏严重,遗留的污染问题众多,阻碍了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待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就黄河文化的特点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第一,悠久性。黄河文化有着漫长的文化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候黄河周边就开始有人类的足迹了。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黄河文化得以绵延,生生不息,这一点是和黄河的功能、价值相联系的,也足见黄河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先进性。最早的人类活动涉及黄河周边,这是因为黄河的水资源、水产资源等是可观的。我国的早期农业文明就是起源于黄河流域,这也奠定了黄河文化的先进性特点。
第三,辐射性。黄河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并推动自身文明走向世界,真正实现了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第四,多样性。黄河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其中包含的有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文学艺术文化、水利建筑文化、风俗文化、科学技术文化、伦理道德文化等。这些文化共同组成了黄河文化,让黄河文化充满生机,内涵丰富。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快,长期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片面追求发展效益,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所以导致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了很多历史欠账。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加深,我国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体系。黄河流域在我国的生态和经济发展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因为黄河流域水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破坏,导致黄河流域的发展面临阻碍[4]。所以,构建河流、景观与文化遗产互联的黄河文化发展路径,对于黄河流域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文化保护目标,促进流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5]。由此可见,黄河的跨度之大。沿黄区域都是我国有着很多旅游风景带的省市,且不同流域带的景观特点也不一样,从沿海到内陆,能够呈现的地域景观也是不尽相同的,能够满足不同旅游爱好者的多样化选择需要,如图1所示。
图1陕西著名的沿黄公路穿越路线图
这条公路耗时八年才修建好,被誉为中国的“1号公路”。它是一条沿着黄河西岸串联陕西4市12县50多景点,全长800余公里的高颜值公路。可见,仅仅是陕西地区,这条沿黄公路内包含的景点就有50多个,且景观区域旅游价值高、风景独特,很多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总体来看,黄河流域的河流、景观丰富,为发展特色旅游业、人文旅游业、风景旅游业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黄河流域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上述提到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这些都与黄河是文明发源地相关,因为早在石器时代,人类的生存活动开展离不开水源,而黄河流域因为水系发达,河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和艺术创新.docx
- 自然语音的数学真相探析.docx
- 新媒体语境下国内粉丝文化的超越与延异——以“叨叨记账”为例.docx
- 从语料库来看日语再归使役句的语法特征.docx
- 汉文化体验馆新型模式研究——以黄石地区为例.docx
- MCN:作为文创新场域的再发现——基于实践和研究发展的综述.docx
- 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docx
- 清代包头旅蒙商发展述略.docx
- 用中医药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探究.docx
- 以历史文化教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兼论《中国近现.docx
- 2024年03月浙江金华义乌市公安局招考聘用184名警务辅助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03月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事业单位选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10月贵州兴仁市委政法委公开招聘青年见习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03月民政部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公开招考31名应届毕业生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03月广东肇庆封开县教育系统赴高校招考聘用教师6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重庆]2025年重庆忠县教育事业单位招聘6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兵团】202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第七师医院医共体招聘工作人员13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10月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公开招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阳】2024年河南南阳市方城县招才引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枣庄】2024年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青年人才优选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