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龟虽寿
曹操;预习提醒:;1.学习目标:
了解诗歌,背诵诗歌。
诗歌表示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2.学习重点:背诵诗歌
学习难点:体会感情
3.教课时数:1课时;预习检测
A、给加点字注音
老骥()伏枥()养怡()
B、本诗作者,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中第四章。
C、本诗体裁诗,言古风。;研读课文,品味赏析
A、明确写作背景
曹操当初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犹豫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旅程。曹操北征胜利,依然任重道远。所以《龟虽寿》抒发人寿与功业矛盾心情。;B、预习提醒5:
明确:灵异神龟即使活几千年,但它总还会有完结时日。飞腾异蛇即使会乘云驾雾,但它最终一死仍会化为灰烬。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而独曹操对生命自然规律有清醒认识,这在在迷信猖炽时代是难能可贵。;C、预习提醒6
明确: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即使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个对宏伟理想追求豪情壮志。
D、预习提醒7
明确:表达辩证思维,既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但在有限生命里,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取。;E、预习提醒8
明确: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主要,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顿理想追求和主动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青春。
F、预习提醒9
配乐完整,画龙点晴。
G、预习提醒10
本诗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面努力也起作用主动奋发精神。;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诵读《观沧海》,完成以下习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登临碣石山,都“观”到了哪些景物?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为人称道名句,请从写作手法和抒???感情角度,对其进行赏析。;方法总结,畅谈收获
A、学习诗歌方法总结:
了解背诵——明确主旨——体会感情——赏析名句
B、学完本诗,你有何感受?
当堂反馈:课后习题一;;练习题;5、比较阅读
(1)阅读《龟虽寿》与《观沧海》完成习题用横线画出两首诗揭示主旨句子。
(2)两首诗各抒发了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3)比较赏析;以下对诗词鉴赏不正确是()
《龟虽寿》(曹操)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叹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一直保持昂扬乐观主动进取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关键。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惯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开头,在认可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前提下,强调发挥人主观作用,反应了诗人主动进取人生态度。;B、《观沧海》(曹操)
a、开篇写是诗人登山观海景象。沧海,大海,因海水呈清苍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动荡样子。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辽阔浩大。星汉,银河。
c、这首诗经过大海辽阔壮景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精神面貌。
d、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