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模拟训练之10首古诗鉴赏题目及答案.docxVIP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模拟训练之10首古诗鉴赏题目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2025·新疆喀什·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灯花

朱淑真

兰釭①和气散氤氲,忽作元②珠吐穗新。

膏脉③破芽非藉手,敷芳④成艳不关春。

疑猜海角天涯事,搅乱衾寒枕冷人。

我欲生怜心焰上,何妨好客致清贫。

【注】①兰釭:燃兰膏的灯,泛指精美的灯具。②元:黑色。③膏脉:肥沃的土壤。④敷芳:开放的花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珠吐穗”“膏脉破芽”“敷芳成艳”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

B.首句从触觉和视觉描写灯花,突出了灯花的温煦和暖与其弥漫整个房间的光亮。

C.诗歌围绕灯花展开描写与抒怀,前四句重在描写,后四句重在抒情,布局清晰。

D.“非藉手”“不关春”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读者,这里写的不是花事,引人联想。

2.有人说,诗人在与灯花的对视中,找寻到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

【答案】1.B???2.①诗人受灯花的触动,猜测遥远的事情,搅乱孤独的自己,心生忧伤。

②诗人看到灯花的美丽,怜爱灯花,甘处清贫,因而快乐。

【导语】这首《灯花》以精巧的意象展现宋代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朱淑真通过灯花这一日常物象,构建出由实入虚的审美空间:前两联以“元珠吐穗”“膏脉破芽”等意象,将灯花拟作自然生命体;后两联转入心理观照,在“衾寒枕冷”的孤寂中,赋予灯花超越物质的精神慰藉。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触觉”错误,首句“兰釭和气散氤氲”中“和气”指温暖氛围,不是触觉,是氛围给人的内心感受。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诗人见灯花闪烁,联想到“海角天涯事”,猜想远方可能发生的种种,思绪被搅乱。“衾寒枕冷”以环境描写烘托内心的孤寂,灯花的跳动仿佛扰动了她的离愁别绪,流露出对远方的忧虑与独处的忧伤。

②诗人对灯芯上跃动的火焰心生怜惜,见其在黑暗中绽放光彩,即便身处“清贫”也愿“好客”(接纳灯花的美好)。末句以“何妨”二字展现豁达态度——甘守物质清贫,却以灯花为精神寄托,暗示对高洁品性与精神富足的追求,将灯花的生命力与自身的精神坚守融为一体,因而快乐。

二、(2025·甘肃金昌·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仲蒙夜坐【注】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注】题中“和”读hè,指唱和,和答。仲蒙是诗人的友人。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断雁”“尘劳”等词写出孤雁哀号、尘世烦劳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孤寂困苦的沉重心情。

B.颔联对仗工整,视听结合,描写了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阴云密布、大雪将至的景象。

C.“灯花”指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或爆发出的火花,“砚冰已合灯花老”说明诗人夜深难眠,可见读书时间之长。

D.这首酬和诗结构严谨,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4.有歌谣唱道:“人以正为贵,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学以精为贵,情以挚为贵……”在这首诗中,能看到哪些可贵之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答案】3.A???4.①心境淡泊宁静。诗人虽倦于尘劳,却能淡泊超然,内心宁静,悠然自得。

②性情豪迈洒脱。“霜威重”“雪意高”“遣酒争豪”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③为学勤奋精进。墨水已结冰,灯花也即将燃尽,诗人却仍然裹紧破旧的棉袄勤奋苦读。

④对友人感情真挚。诗人将自己在大寒之夜的感受与远方的友人分享,寄托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导语】本诗通过描绘孤雁、风霜、云雪等意象,营造寂寥清冷的氛围。以茶酒驱寒、挑灯夜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勤学不倦的精神境界。全诗结构严谨,情景交融,体现宋代文人淡泊宁静、以学为贵的高雅志趣。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情感能力。

A.“表现出诗人孤寂困苦的沉重心情”错。首联是说,归巢栖息的鸟儿惊动飞起,孤雁发出声声哀号。“我”独自凭着幽雅的茶几而坐,一洗白天的尘劳。可见首联表现的是诗人超然的心境,而非“孤寂困苦”。表现出诗人超然的心境。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首联“独凭幽几静尘劳”,写诗人在夜坐之时,尽管白天可能经历了尘世的纷扰劳碌,但此刻他独自倚靠在幽静的几案旁,将内心的喧嚣沉淀下来,享受这份宁静,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心境。

②颔联写在寒冷的书斋中,诗人心中仍然气象万千,有吞吐天地之气势。“霜威重”“雪意高”描绘了一幅北风呼啸、霜气逼人、乌云压顶、大雪将至的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