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现代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01散文02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哲理散文: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散文的分类
ABC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形散神聚。主要特点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04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05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01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03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02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先秦散文01卜辞→(殷商)02《尚书》→(商周记言03史料汇编)04诸子散文(寓理于形)05历史散文(记言记事)06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哲学家说理史学家说事儒家《论语》《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孔子《春秋》左丘明《左传》不定《国语》刘向编《战国策》应用阶段
010203040506《论语》言简意赅;《墨子》讲究逻辑;《孟子》言辞雄辩;《庄子》想象奇特;《荀子》论证缜密;《韩非子》犀利峻峭;文风诸子散文
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记叙文。1虽然当时主要取散文的实用性,但其文学性的光芒已不可掩抑,在叙事写人、寓理于形和语言艺术方面都是后世良好的先导。2总结
汉代散文史传文政论文赋文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西汉贾谊《治安策》《论积贮疏》《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东汉王充《论衡》西汉东汉司马相如《子虚》《上林》扬雄《甘泉》《河东》梅乘《七发》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张衡《归田赋》(小赋)等
史记特色?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心再现历史画面。?人物描写与结构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唐宋古文运动及桐城派有巨大影响。人物描写:准确到位,采用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文章结构:极具匠心。有时单线发展,峰峦起伏;有时则用并列结构和网式结构。语言:精确生动,文气流畅疏朗,曲折自如。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与气势。
《汉书》的成就不如《史记》,但在史传文学的发展上仍然有贡献。班固笔法精密,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在塑造人物形像上,也有不少优秀的篇章。如:《苏武传》0102《汉书》
作者作品特色西汉政论文贾谊《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1、援史实以为据,逐层递进,行文波澜起伏。2、在思想内容和语言上体现出对《战国策》及先秦诸子的继承与发展。晁错《论贵粟疏》东汉王充《论衡》继承了西汉的传统,但气势不如西汉。
是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特色:源头: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汉赋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是多源性的。除源本《诗经》《楚辞》外,还对战国诸子文体兼收并蓄。
赋的发展赋在汉代主要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的词汇,宏篇巨制,繁缛富丽,叫做大赋。后来出现一些抒情咏物的小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赋接受了骈文的影响,讲究对仗工稳,叫做骈赋。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写赋,不但严格要求对偶句式,而且限制用韵,规定平仄要配合,叫做律赋。宋代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写赋,有意打破这种声律字句的限制,使之如散文那样富于伸缩性,叫做文赋。
枚乘的《七发》(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司马相如西汉最有代表性的赋家)扬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张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