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流入台湾”番银“类别及其社会影响(20220711).docVIP

明清时期流入台湾”番银“类别及其社会影响(2022071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7

明清时期流入台湾“番银”类别及其社会影响

论文提要:明清时期以致民国时期台湾番银在岛内流行甚广。以致官方以此作为结算货币。民间更是畅通无阻。本文探讨该币种的类别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明清时期台湾番银影响

所谓“番银”,即闽南人对早期流入闽南的西班牙银币的称呼。明清时期流入闽台地区的番银,正如清初一些文献的明确的记载,以西班牙银元为主。

一、台湾的“番银”类别

台湾民间继续沿用西班牙银元,官方亦以此作为结算方式之一。康熙年间浙江人郁永河赴台湾调查硫磺资源,回闽后著《裨海纪游》,记述此时台湾“市中用财,独尚番钱。番钱者红毛人所铸银币也。圆长不一式,上印番花,实即九三色。台人非此不用;有以库帑予之,每蹙额不顾,以非所习见耳。”《赤嵌笔谈》也记康熙末年台湾使用银币的情况:“交易最尚番钱,红毛所铸银币也。长科无式,上印番字,银色低潮,以内地兼金与之,反多滞难用。”此处“红毛”即泛指西班牙人或荷兰人。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后,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奏请开放海禁,康熙二十四年(1684)厦门设立海关,海禁渐开,海外贸易又开始兴盛。从明末清初至民国初年,大量的“番银”源源不断地流入闽南以及台湾一带。据调查,流通当地的外国银元,多达30多个国家及地区,版别有几百种之多。闽南与台湾流通的外国银元,时间跨度之长、数量之大、国别之复杂、版别之众多在国内乃至国际均属罕见。

二、番银深入闽台地区民间生活影响深远

1、如闽台地区民间婚丧喜庆多用“番银”送礼。如《安平县杂记》“风俗”卷“风俗附考”云:“婚礼。亲迎。先期送‘择日仪’。番银或是二圆或二圆,名曰‘乞日’。”《安平县杂记》“

《安平县杂记》“风俗”卷(不署作者),台湾文献丛刊第52种。

2、有关田产与租佃关系的纠纷表明民间通用“番银”。翁谅山案:翁殴伤田主、工人,抢夺行李,并将田主强拉至家,“勒令让免租息”,因其不允,乃将其箱内番银370圆擅自取用。陈显盗案:陈打进蔡山篱门,抢走衣被,铜钱1600多文,米二斗,牛三只,卖得41圆,分成7份。命案:钟宽伯命案:粤人钟宽伯等种地为生,结伴9人,携带行李回籍。林权素无恒业,纠集19人行劫,杀死钟宽伯,大山岭7虔芳等8人,劫去番银1164圆。

《台案汇录己集》,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版,第358、338、372、383页。

3、台湾各地捐建庙宇碑刻记载捐款多数是番银

黄典权《台湾南部碑文集成》“重建景福祠碑记(嘉庆六年)”记载各商家和郊号均用番银捐款给妈祖庙等名将信仰庙宇。如“怡盛号捐银六十大员。公源号捐银六十大员。和顺号捐银六十大员。恆发号捐银六十大员。协盛号捐银六十大员。双记号捐银六十大员。通合号捐银六十大员”等。又如“建造天后宫碑记(嘉庆八年)以上总题佛银四千四百十一元,总共用去佛银四千一百一十元;除去外,仍存有佛银三百零一元元正。”说明从把总直至普通屯兵的俸薪均用番银支付。

黄典权《台湾南部碑文集成》“捐建北极殿斋房碑记”(乾隆十六年):

(前略)

夫一人首倡,众人之集成也;一时义举,万世之永赖也。维自今绳绳勿替,生聚繁殷,均蒙神庥以为保障、以作屏翰。是用勒之于石,以志不朽云尔。

乾隆辛未年值夏,乡宾郭绍周五十大员、林显祖十五员、王亨爵十二员、监生王国珪十大员、郭文炫十大员、陈得便十大员、吴俊玉十大员、谢俊元七员、郭联芳六员、李克选六员、生员吴殿辅六员、杨永昌六员、蔡元璋六员、柯乾樑六员、韩文耀六员、(中略)吴朝荣、唐翰进各一员,同立石。

黄典权:《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一)。台湾文献集刊第218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版。第52页。

新旧捐银襄事姓名碑(嘉庆四年)

龙溪学训导邑绅陈鸣佩捐五百元。乡宾张国珍、武举人张从龙、生员张国祥共捐四(缺约十馀字)共捐四百元。生员侯世俊捐三百元o乡耆林仲琥捐一百六十元。武举人蔡耀仁、生员蔡耀义共捐一百五十元。廪生杨登科捐一(缺约十馀字)一百十四元。董事贡生黄昌盛、生员黄昌选共捐一百兀。董事生员苏振峰、苏振嵋共捐一百元。监生张国俊捐一百元。张志仁捐一(缺约十馀字)共捐九十二元。董事生员郑朝清捐八十元。贡生蔡启智捐八十元。生员余光潜捐七十六元。乡宾许国材、蔡实,各捐七十元。(为节省篇幅,以下捐者姓名、商号、捐银数从略)

嘉庆四年十一月(下有缺)。

黄典权按:碑存高雄市左营区旧城国民学校内,现断裂为二:上截长约179公分,下截约长67公分,俱宽83公分,篆额“皇清”。此碑为吴玉麟所撰“新砌泮池碑记

黄典权:《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一)。台湾文献集刊第218种。第548页.

嘉庆二十年重修大观音亭庙桥碑记(道光五年)

子爵军门王捐银一百五十元。澎湖协镇陈捐银十大元。台镇中营庄捐银二十大元。台镇左营官捐银二十大元。台镇右营林捐银二十大元。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