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简支梁桥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布置计算案例
目录
简支梁桥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布置计算案例 1
1.1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 1
1.2预应力钢筋布置 2
1.3非预应力钢筋截面估算及其布置 5
1.1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
跨中截面的抗裂性要求可得跨中截面所需要的有效预加应力为:
其中:
M,=2249.28+1454.536=3703.816KN·m
设预应力钢筋重心至截面下缘的距离为ap=100mm,预应力钢筋合力作用
点到截面重心轴距离ep=y?-ap=85.81cm=858.1mm,跨中全截面面积A=5690cm2,全截面抗裂抵抗矩为:
故:
=2.938556×10?N
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为
con=0.75fk=0.75×1860=1395MPa预应力损失按张拉应力的20%估算,故:
采用三束7φ15.2钢绞线,预应力钢筋截面的面积为:
A,=3×7×139=2919mm2
1.2预应力钢筋布置
(1)跨中截面的预应力钢筋布置
对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筋进行布置如图1.1:
淫十NN十
450
a.预制梁端部
b.钢束在端部锚固位置
c.跨中截面钢束位置
图1.1端部及跨中预应力钢筋布置图(单位:mm)
(2)锚固面钢束布置
1)钢束采用直线段接圆弧的方式弯曲;N1、N2、N3的弯起角均取7度。
钢束的弯起半径分别为46000mm、32000mm、16000mm。
2)钢束控制点确定。以N3钢束为例,钢筋布置如图1.2:
跨中截面中心线
跨中截面中心线
图1.2曲线预应力钢筋计算图(单位:mm)
由La=c·cotθ确定导线点距锚固点的水平距离
La=350·cot7°=2851mm
由确定导线点距锚固点的水平距离
故得出:
Lw=La+L?=3830mm
Xk=24000/2+240-Lw=12240-3830=8410mm
L??=L?·cosθ?=979×cos7°=972mm故弯止点至跨中截面的水平距离为:
Xk+L?+L?=8410+972+979=10361mm
将结果汇总于表1.1:
表1.1各钢束弯曲控制要素表
钢束号
升高值c
(mm)
弯起角度θo(°)
弯起半径R(mm)
支点至锚
固点的水
弯起点距
跨中截面
弯止点距
跨中截面
平距离d
(mm)
的水平距离xk(mm)
的水平距离(mm)
N1
1100
7
46000
135
424
5907
N2
800
7
32000
185
3713
7612
N3
350
7
16000
240
8410
10361
3)各截面的钢束位置及其倾角计算
以N3为例,计算钢束上任意一点i离梁底的距离a=a+C:以该点处钢束的倾角θi,其中a为钢束弯起前其重心至梁底的距离,a=100mm,c;为i点所在计算截面处钢束位置的升高值。
计算i点所在的区段:
当(x一Xk)≤0时,i点位于直线段还未弯起,c=0,故a=a=100mm;θ?=0。
当0(x-Xk)≤(L?+L?)时,i点位于圆弧段,
c?=R-√R-(x,-x)2,
当(x-xk)(L?+L?)时,i点位于靠近锚固端的直线,θ=θ?=7°,Ci按下式计算
c?=(x-xk-L?)tanθ
计算结果如下表1.2:
表1.2各截面钢束位置a;及其倾角θi计算表
计算
截面
钢束
编号
Xk
(L?+L?)
(x?-xk)
θ
C;
a:
C:
跨中截面
N1
424
5483
为负值,钢束尚未弯起
0
0
100
N2
3713
3899
N3
8410
1951
四分
点截面
N1
424
5483
(x;-xk)(L?+L?)
7
347
447
N2
3713
3899
0(x,-x.)≤(L?+L?)
4.1
41
141
N3
8410
1951
为负值,钢束尚未弯起
0
0
100
支点截面
N1
424
5483
(x;-xk)(L??+L?)
7
1083
1183
N2
3713
3899
7
625
725
N3
8410
1951
7
321
421
4)钢束平弯段的位置及平弯角
N2、N3在梁中的平弯采用相同的形式,见图1.3。平弯段有两段曲线弧,每段弯曲角为
图1.3钢束平弯示意图(单位:mm)
1.3非预应力钢筋截面估算及其布置
设预应力钢筋的合力点到截面底边a=80mm,则
h。=h-a=1500-80=1420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pptx VIP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进度计划.pptx VIP
- 土石方工程安全培训课件(汇编).ppt VIP
- 2024年全球及中国电子级全氟聚醚(PFPE)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岳阳市社区为例.docx VIP
- 河北省承德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审定版.docx VIP
-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8全.pdf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数据交换规范 2025版.pdf VIP
- 市政工程 室外管道工程施工.ppt VIP
- 口腔正畸健康知识讲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