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經濟的發展與日本的統一1、經濟的發展十三、十四世紀,即從鐮倉幕府末期和南北朝內戰時期以來,日本農村的階級關係發生了新變化,由於莊園制的沒落和瓦解,大部分中小武士破產,農民從莊園裏解脫出來,逐漸成為以實物地租為主要負擔的小農,相當一部分人則上升為小自耕農。農村階級關係的變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新發展。十六世紀日本共有200多個城市,它們是商業中心,也是手工業生產中心。這個時期的日本對外貿易也很發達。2、日本的統一(1)日本統一的條件第一、農民不斷掀起反抗鬥爭,起義遍及全國,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地方割據勢力,為全國實現統一創造了條件;第二、在長期內戰和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舊貴族完全沒落,新興的武士地主階級(戰國大名)代之而起,他們為壯大力量;第三、各地經濟聯繫不斷加強,國內統一的大市場逐漸形成,商人用自己掌握的金錢支持大封建主的統一運動,中小武士也希望建立能鎮壓農民起義、確保封建秩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2)、日本統一的過程織田信長從1558年到1573年15年間,先後打敗了36個大封建主,並於1573年推翻了室町幕府。1582年,織田由於受叛將襲擊被迫自殺,這時,日本的統一運動只完成了一半。織田死後,其部將豐臣秀吉打敗其他對手,控制了政權,1586年他任太政大臣,在擁護天皇的名義下,先後發動了四次戰爭,征服了九州、四國和關東等地,到1590年基本完成了國內的統一。豐臣秀吉還有更大的野心,他想征服琉球、臺灣、菲律賓、朝鮮,甚至中國。當他完成國內統一後,便發動了侵朝戰爭,1592年、1597年兩次進攻朝鮮,但在中朝兩國聯合打擊下都遭到失敗。1598年,豐臣死去,其部將德川家康(1542—1616年)乘機奪取政權,1603年當了征夷大將軍,在江戶設立幕府,日本從此進入了德川幕府統治的時期(1603—1868年)。德川幕府從十七世紀開始,頒佈了一個比一個更為嚴格的“鎖國令”,企圖限制日本與外國的思想和物質文明方面的交流,從而也就阻礙了日本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這種違反社會發展的倒行逆施,不僅遭到了國內外各階層特別是新興資產階級的反抗,並且促使日本新興資產階級和天皇結成同盟,共同反抗幕府政治。1867年日本國內新興資產階級在擁戴天皇統治,主張還政於天皇的號召下,一個自上而下的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明治維新開始了。五、幕藩體制1、經濟特點德川家康奪取政權後,沒收了豐臣氏和其他戰國大名的領地,把最富庶和最險要的地區作為將軍的直轄領地,稱為“天領”,其餘的土地則分別賜予其他大名。大名的領地稱為藩,共有200多個。武士的俸祿世襲,絕大多數領取祿米,必須為將軍作戰,他們為將軍具備了同時同三、四十個大名對抗的軍事實力。封建制度的產生與發展第一節飛鳥文化一、聖德太子的改革1、聖德太子其人聖德太子(574—622年),原名為廄戶皇子,為用明天皇與穴穗部皇女之子,14歲從軍征討物部守屋,593年,為皇太子、攝政。602年,正式掌管內政、外交。2、聖德太子的改革(1)???聖德太子改革的背景第一,來自中國隋統一的壓力和朝鮮新羅力量增強與日關係惡化(外患);第二、內部矛盾:蘇我氏尾大不掉,皇室勢力單薄(內憂);第三、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2)聖德太子改革的內容第一,603年制定“冠位十二階”。第二,604年制定“十七條憲法”。第三、提倡佛教。第四、對外交往。第五、撰修國史。其改革受到貴族的反對和蘇我氏的牽制。晚年沉迷佛教,認為“世間虛假,唯佛是真”。(3)聖德太子改革的影響第一、在某種程度上壓制了氏姓貴族的勢力,提高了皇室的地位,為日本後來建立中央集權制奠定了思想基礎,是大化改新的準備和先聲。第二、改革是不徹底的:沒有觸動當時社會癥結的部民制度,故在削弱氏姓貴族勢力,提高皇權是非常有限的,更不可能解決國內的階級矛盾和社會危機。二、大化革新(一)大化革新的背景1、五、六世紀以來,日本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舊的氏族制度(部民制度)已越來越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2、統治階級內部為爭奪私地和私民的鬥爭十分激烈。3、六、七世紀東亞大陸政治形勢的發展對大和國的統治發生了強烈影響。4、六世紀中葉,中央貴族就是否接受佛教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一章劳动项目2《煮面条》教学设计.doc
- 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doc VIP
- 注射水纯水纯蒸汽施工方案.pdf VIP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电力新能源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电气运行、检修、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电气五大规程).docx
-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 大纲》.doc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Lesson 21-22课件.ppt VIP
- 2025贵州遵义南国大数据有限公司招聘1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网信体系下 网络舆情应对流程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