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外古诗词诵读
我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唐诗堪称古代诗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代诗人灿若星河,风格各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外古诗词诵读”,重温历久弥新的唐诗,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怀,陶冶我们的情操。
知人论世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唐代诗人、画家。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世人又称谪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出生于西域,长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大诗人。
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知人论世
《竹里馆》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心境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相融合,遂写成此诗。知人论世
《春夜洛城闻笛》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思乡之情,作此诗。知人论世
《逢入京使》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远赴边塞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边塞,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他告别了长安的亲人,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知人论世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往安西的大路上,偶遇返京的使者。两人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岑参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口信给长安的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知人论世
《晚春》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晚春》是韩愈颇富奇趣的一首诗。知人论世
诗歌赏析听范读音频,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反复诗歌赏析,读出节奏和韵味,体会诗歌的意境。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歌赏析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深林:这里指“幽篁”。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诗歌赏析竹里馆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陪伴我。
诗歌赏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不论是“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与自己心心相印的知己,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歌赏析玉笛:笛子的美称。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故园:故乡,家乡。
诗歌赏析春夜洛城闻笛不知何人用笛子吹奏出悠扬的声音,乘着春风散落全城。就在今夜的乐曲中,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谁能不起思乡之情?
诗歌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声悠扬,却不知它从何而来,是何人所吹,所以说“暗飞声”说笛声被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这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感,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游子而言,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做铺垫。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写“我”,却更见“我”的思乡之切。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歌赏析漫漫:路途遥远的样子。龙钟:沾湿的样子。凭:请求,烦劳。传语:捎口信。
诗歌赏析逢入京使回头向东看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途中与君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
诗歌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长安的家;“路漫漫”三字,给人长路漫漫之感,说明离家之远。第二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这两句是写遇到返京使者时欲捎书信给家人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一方面表现对故园的眷恋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歌赏析杨花榆荚(jiá)无才思:意思是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杨花,指柳絮。榆荚,指榆钱,榆树的果实。才思,才气、才情。解:懂得,知道。
诗歌赏析晚春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结束,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芳斗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