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急性心肌梗死.docxVIP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是指年龄在45岁及以下人群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青年人的生命健康。

病因及发病机制

1.传统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升高。尼古丁可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了血液携带氧的能力,进一步加重心肌缺氧。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使冠状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血脂异常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较为常见。血液中过多的脂质成分,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容易沉积在血管内皮下方,形成脂质条纹,进而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的不断增大,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当斑块破裂时,会暴露内皮下的胶原组织,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后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长期的高血压状态还会导致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壁损伤使血管内膜变得粗糙,有利于脂质的沉积和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此外,血压的剧烈波动也可能导致斑块破裂,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状态。高血糖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使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失调。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凝固性增加,纤溶系统活性降低,容易形成血栓。此外,糖尿病还会影响神经和微血管,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的程度。即使血糖轻度升高,也会增加青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新兴危险因素

精神压力:现代社会中,青年人面临着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精神压力还会影响脂质代谢,使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此外,压力状态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也会发生改变,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酗酒:过量饮酒可引起血压升高、心律失常,损害心肌细胞。酒精还会影响脂质代谢,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长期酗酒还会导致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病,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此外,酗酒还可能导致血管痉挛,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吸毒:吸食毒品如可卡因等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毒品还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诱发心律失常。同时,吸毒者往往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如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可能性。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OSAHS):OSAHS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间歇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这种病理生理状态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长期的OSAHS还会促进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障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

3.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体内的LDLC水平显著升高,容易在年轻时就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此外,一些基因多态性也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易感性相关,如涉及脂质代谢、炎症反应、凝血纤溶系统等方面的基因。遗传因素可使青年人对传统危险因素更为敏感,在相同的危险因素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1.症状

胸痛: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部位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放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甚至可达数小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部分患者的疼痛性质可不典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痛、咽痛等,容易误诊。

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发热一般在发病后2448小时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可持续约1周。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较为常见,可能与坏死心肌刺激迷走神经有关。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发生于发病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猝死。此外,还可出现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

低血压和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现低血压,甚至发生休克。休克主要是由于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尿量减少等。

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可在发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

文档评论(0)

梦梦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 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