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弱勢群體的社會醫學
2第一節兒童青少年的社會醫學概述影響兒童青少年健康的因素兒童青少年的社會衛生保健與健康教育
3一、概述兒童青少年(childrenandadolescents)是指0~25歲年齡段的人群狹義指兒童期和青春期的人群,其中兒童期為6~12歲,青春期為13~20歲左右軀體健康問題:與衛生習慣相關的疾病與學習負擔有關的疾病主要死因常見疾病
4兒童青少年存在的五大健康問題營養不良和肥胖在中小學生中營養不良和肥胖問題同時並存。在全國範圍內,兒童營養不良相對集中在西部,但在北京,6歲至18歲的中小學生中,營養不良的孩子也占到6%至7%。造成這部分青少年營養不良的原因是偏食、挑食、吃零食過多。與營養不良相比,更嚴重的問題是肥胖。近兩年肥胖兒的增長速度驚人,北京的小學生中肥胖兒占大約15%,這一數字比10年前翻了一倍。兒童肥胖會導致成年肥胖,而成年肥胖又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目前這些疾病已經呈現低齡化趨勢。
5中國青少年肥胖率大增
體能素質持續下降九歲巨胖兒90多公斤
61999年,我國中小學生中近視患病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日本。在城市中,近視率居高不下,還在繼續增長,農村則明顯上升。課業負擔重、用眼時間過長是造成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而且近視的發生提前了。過去防止近視的重點放在9歲以後,現在家長和學校應在孩子幼稚園和小學階段開始防範近視。同時,在減輕課業負擔後,家長應注意讓孩子在家中不要用眼過度,看電視、打遊戲機、看光碟時間過長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近視
7我國中小學生的齲齒發病率與世界水準比較並不高,但是有了蛀牙不及時修補的問題突出。有些孩子小小年紀恒牙就壞掉。有了蛀牙應及時修補,即使是乳牙也要修補,因為乳牙如過多脫落,會影響恒牙長出後的排列。齲齒
8貧血問題與大城市孩子營養不良總是有相似之處,這種貧血並不是缺乏食物造成的,而與飲食習慣和營養知識缺乏有關。有的家長缺乏一些日常生活的常識,例如,炒菜用鐵鍋就可以無形中給孩子增加很多鐵;在吃飯前喝桔子汁、吃番茄可以促進鐵的吸收;而飯後喝茶則不利於鐵的吸收。此外,牛奶、雞蛋中雖含有鐵,但很難吸收,而瘦肉、豬肝中的鐵質則容易吸收。瞭解了這些知識,糾正貧血就很容易做到。貧血
9目前在中小學生中存在過度害羞、膽子小,有暴力傾向、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特別是在面臨升學、就業、早戀等壓力時表現突出。專家預計,今後一段時間,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還將呈上升趨勢,因此,社會、學校和家長應對這一問題充分關注。心理衛生問題
10二、影響兒童青少年健康的因素生物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社會經濟狀況:世界各國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狀況與其經濟發展明顯相關;家庭因素:家庭經濟狀況、主要成員的文化素質和育兒方式;營養:營養素缺乏、攝入不均衡、膳食結構不合理;體育鍛煉;生活作息方式;環境污染與保護。
11三、社會衛生保健與健康教育社會衛生保健:三級預防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保健學校健康教育
12第二節婦女社會醫學我國婦女保健存在的問題影響婦女健康的社會因素婦女社會保健保護婦女健康的主要社會衛生措施
13一、我國婦女保健存在的問題婦幼保健事業發展不平衡2000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為53.0/10萬,其中城市為29.3/10萬,農村為69.6/10萬,明顯高於城市。從全國各省孕產婦死亡率情況分析來看,2000年孕產婦死亡率低於20/10萬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黑龍江、浙江;在20~47.4/10萬的有遼寧、山東、廣東、江蘇、福建、吉林、安徽、河北和海南等;甘肅、貴州、青海、新疆和西藏5個省、自治區孕產婦死亡率仍在100/10萬以上。
14婦幼保健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全國有3.2億育齡婦女,每年約有2000萬個嬰兒出生。然而我國現有婦幼保健人員不過10萬餘人,其中只有少數人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此外,在部分地區,由於基層人員的待遇未能妥善解決,使婦幼保健隊伍不夠穩定。經費短缺和必需設備的不足,也給婦女衛生保健工作帶來許多困難。
15重治療輕預防思想的干擾在一些經濟文化發展較慢的地區,人們仍然沒有意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對預防保健醫生也存在偏見。在大多數地區,社區婦幼保健工作並沒有落實。
16二、影響婦女健康的社會因素社會地位:社會、家庭、經濟、就業、受教育、文化等;經濟因素:經濟狀況與婦女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文化習俗:重男輕女;教育:文盲男女比2∶1;就業:女性終身就業率低於男性;地域:農村及偏遠地區婦女的健康狀況差。
17三、婦女社會保健青春期保健孕產期保健圍生期保健更年期保健
18四、保護婦女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