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3202-2020_儿科胸腔穿刺术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VIP

DB22_T3202-2020_儿科胸腔穿刺术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220

DB22

C0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202—2020

儿科胸腔穿刺术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childrenspleuralcavitypuncture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3202—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思睿、潘璐、徐萌、王晓娜。

I

DB22/T3202—2020

儿科胸腔穿刺术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准备工作、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儿科胸腔穿刺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胸腔穿刺术pleuralcavitypuncture

对有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患者,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或气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技术。

4适应症

5

禁忌症

未经纠正的出凝血异常。疾病。

6.1向患儿家长说明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常见并发症、需要配合的事项,

消除其顾虑及精神紧张。

6.2确认患儿无穿刺禁忌、无利多卡因过敏。

6.5应配备碘伏、胶布、局部麻醉药、椅子、治疗车。需作培养者准备培养基。如需胸腔内注药,应

准备好所需的药品。

1

DB22/T3202—2020

7操作方法

7.1胸腔穿刺抽液

7.1.1体位

通常情况下取坐位,年长儿反坐在靠背椅上,前臂伏在椅背上缘,头放于前臂上;婴幼儿由助手坐

在椅子上面对面抱着患儿,使患侧背部充分暴露。病重者可取卧位,抬高床头,做侧胸穿刺。

7.1.2

穿刺点

7.1.2.1

术者立于患侧,找好叩诊实音区明显又偏低的部位,再选穿刺点,如在腋前线为第5肋间、

腋中线为第6肋间、腋后线为第7肋间、肩胛为第8肋间。

7.1.2.2

临床经常选用后2个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应由X线或超声定位,摸好下一肋骨的上缘,确定

穿刺点后标记。

7.1.3

消毒和铺巾

术者再次洗手,带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扩展消毒2次,直径至少15cm,第2次

消毒范围不得大于第1次消毒范围。铺巾时,无菌孔巾中心对准穿刺点,上方以胶布固定于患儿衣服上。

7.1.4麻醉

7.1.4.1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局部皮下注射成一个皮丘,将注射器垂直于皮肤表面,

沿肋骨上缘缓缓刺入,边进针边回抽。

如无液体或鲜血吸出,则注射麻醉药逐层浸润麻醉各层组织,直至胸膜,用无菌纱布压迫针

7.1.5.1

左手食指、中指将准备进针的肋骨上缘皮肤绷紧,右手持穿刺针,尾部连接橡皮管并用止血

钳夹住,穿刺针由肋骨上缘穿刺点垂直刺入,参考注射麻药时的深度,约2cm,阻力感突然消失表示

已达胸腔,将橡皮管尾端再接一个50ml一次性无菌干燥注射器,放开止血钳抽吸液体,当抽满液体后

先用止血钳夹住橡皮管再移去注射器(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内),抽吸液送检。

如需大量放液,可将穿刺针尾部接一个三通管。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紧压针

7.2.2穿刺点

同6.1.3。

7.2.4麻醉

2

DB22/T3202—2020

同6.1.4。

7.2.5穿刺

7.2.5.1左手食指、中指将准备进针的肋骨上缘皮肤绷紧,右手持穿刺针,尾部连接橡皮管并用止血

钳夹住,穿刺针由肋骨上缘穿刺点垂直刺入,参考注射麻药时的深度(约2cm),阻力感突然消失表

示已达胸腔,将橡皮管尾端再接一个50ml一次性无菌干燥注射器,尽量抽空气体。

7.2.5.2如随抽随长,呈活瓣状态,即是开放性、张力性气胸,需持续排气时,应采用闭式引流装置

进行胸腔减压。

8注意事项

8.1穿刺前应再次叩诊,明确穿刺点。

8.2在抽液过程中穿刺针不应移动,由助手用止血钳紧帖胸壁夹住针头固定。如有大汗、面色苍白、

胸痛、剧烈咳嗽、咳泡沫痰、呼吸困难或抽出液变为血性液体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8.3将穿刺进针处皮肤拉紧,故意错开皮下针眼,待拔针后,表皮组织自然盖上针眼,以防形成瘘道。

与胸腔相通的各接头皆不要脱落,三通管不要不应扭错方向,避免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8.4—次穿刺液体量不可过多、过快,一般不超过500ml、年长儿最多不超过800ml。诊断性抽液

50ml~100ml即可。检查瘤细胞时,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8.5需做胸

文档评论(0)

TDC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大学毕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