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教学课件.pptxVIP

《唐诗三首》教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三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的内容。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特点,学会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3.深刻理解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新课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进三首唐诗,聆听她们流淌出来的歌声。

作者介绍

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世称“杜少陵”,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被后人称为“杜工部”,有《杜工部集》传世。

白居易,字乐天,唐朝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这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杰出诗篇。

创作背景

《石壕吏》:唐肃宗乾元三年春,唐军在安史之乱中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作者因此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石壕吏》

1.品读揣摩,要求请找出诗中耐人寻味的字词并揣摩其深层含义。请你作出圈点批注,谈谈你的发现。

示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环境刻画——“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村”字透露出兵荒马乱的年月,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

《石壕吏》

2.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石壕吏》

3.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每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石壕吏》

4.诗歌题为“石壕吏”,诗人为什么却没有正面描写“悍吏”?

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来看,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明确:(1)秋风破屋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愤懑无奈

(3)彻夜难眠忧思不绝

(4)祈求广厦忧国忧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你觉得这首诗哪些词语写得美?为什么?请你用“我认为一词用得好,因为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示例一:我认为“怒号”一词用得好,因为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说明风之大,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示例二:我认为“卷”字用得好,因为这个“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卷”字好在形象化,有力度。

示例三:我认为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用得好,这些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用“老”字恰好说明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豫状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示例一:“雨脚如麻”的“麻”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