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初高衔接-第13讲 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学生版)-新高一语文暑假衔接讲义.docxVIP

第1部分-初高衔接-第13讲 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学生版)-新高一语文暑假衔接讲义.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讲现代文阅读之

文学类文本阅读

把握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能够顺利阅读一般难度的文学类文本。

初步了解文学类文本的命题规律,学习准确解答文学类文本的各种命题。

中考、高考一直都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进行考查。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中考真题】

一、(2023·湖南中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强郁文

①起垄、播种、覆土……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红光村,62岁的村民陈廷海正忙着移栽鱼腥草种苗,“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我先种:5亩试试看。”不一会儿,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今年行情好,我得争取多赚点儿。”

②红光村位于江汉平原,这里的农民冬种油菜、夏种水稻。20世纪90年代末,陈廷海做起了粮食经纪人,从附近农户手上收购粮食,再卖往粮油厂。他言语不多、为人实诚,收粮食时,若市价涨了,就高不就低;若市价跌了,则按约定的保值价收粮。“诚信”两个字,是陈廷海的招牌,周边几个村子的人都乐意把自家的农副产品交给他代销。

③2006年6月,像过去一样,陈廷海从村民们手里收了上百万斤油菜籽,送到一家与他有长期生意往来的油脂厂。没想到,油脂厂经营者却因资金链断裂,在一天夜里突然不见了踪影。陈廷海的7万元菜籽款,210户村民共98万元的菜籽款都没了着落。

④闷热潮湿的夏天,陈廷海一家如坠冰窟。不久,油脂厂经营者被抓获,但亏了的钱却要不回来了。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廷海一家人主动认下了所有的债务。“我们一辈子没亏欠过别人。这是一笔‘良心债’,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会把钱还上。”为了帮家里还债,在外读书的儿子陈超决定放弃考研,立即参加工作。

⑤他们把家里能换钱的物件、牲畜、粮食悉数变卖,东拼西凑拿出几万元钱,挨家挨户上门说明情况。

⑥让陈廷海感动的是,村民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不催不讨,还反过来安慰他们一家,“就当那一季油菜没有种过”“人还在,比什么都强”。

⑦陈廷海早年跑运输,收入颇丰。在村里,他是第一个买自行车、第一个用上手机的人。村民杨志琼回忆,陈廷海当初宽裕的时候,一直不忘帮衬乡亲,谁家遇到难处,他总是帮着想办法。“以前我们家穷,交不起孩子的学费。一到开学,我们就找他借钱,他从不催着还。他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我们绝不能忘恩。”杨志琼说。

⑧为还清欠款,陈廷海夫妇流转了几亩地,每日勤恳耕作,农闲时便外出打工。2007年,在乡亲们的支持下,陈廷海购入一辆农用车,又做起代销农副产品的老本行。为了还债,他常常凌晨3点起床,在农户与厂家间东奔西跑,夜深才回家。

⑨一点一点地攒,一分一角地还。“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还钱的时候。”陈廷海说,这些年,他一刻都不敢停歇。如今,欠款只剩下13万多元。

⑩尽管旧债未清,许多村民仍毫不犹豫地借钱给陈廷海周转,家家户户都把菜籽和稻谷留给他来收。村民们赞他“欠债近百万,却没一句骂名”。

?去年,陈廷海荣登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临近中午,成片的鱼腥草种苗已经栽好。扶着腰缓缓起身,陈廷海说:“这5亩地预计能增收10万元,这么多年的债,就快要还清了……”

(2023年5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有改动)

高考真题

(2024·新高考1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2月26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