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农耕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困境与推进路径.pdfVIP

优秀农耕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困境与推进路径.pdf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6卷第2期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6No.2

2025年3月JOURNALOFCHANG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Mar.2025

文化传承与法治现代化建设专题研究

引文格式:刘正妙,廖杰宇.优秀农耕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困境与推进路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6

(2):88-97.

优秀农耕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

困境与推进路径

刘正妙,廖杰宇

摘要: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以优秀农耕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不仅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而且有

利于促进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乡村文化工作队伍缺

乏、乡村文化生态受到冲击、乡村组织建设较为乏力,使得优秀农耕文化赋能乡村全面

振兴还面临着支撑性不足、主体性不强、有效性不佳、引领性不够等现实困境。因此,

要通过发挥优秀农耕文化的生产、教化、涵育、凝聚等功能,彰显乡村产业振兴的文化

底色,充实乡村人才振兴的文化动力,提升乡村生态振兴的文化品位,厚植乡村组织振

兴的文化基因,从而在以文兴业、以文化人、以文增魅、以文促治的过程中,为乡村全

面振兴汇聚强大力量。

关键词:优秀农耕文化;乡村全面振兴;推进路径

作者简介:刘正妙,法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廖杰宇,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闵下农村妇女事业发展研究”

(18BKS126)。

中图分类号:G249.2;F323;D422文献标志码:ADOI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革命文化的

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优秀农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中华民族所经历的漫长农耕时代,农民、农村、农业所创造、沉淀、传承下来的符合经济社会发

展潮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华。它既包含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耕技术和方法,也蕴

含着与农事有关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集中体现在“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

避害的农时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种养三宜的物性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

观2}等核心价值理念以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舟共济、耕读孝友、天人合一等精神追求,

饱含着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重价值,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现实意义。据此,如何

以优秀农耕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同时又如何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传承创新优秀农耕文化,

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88·

刘正妙,等:优秀农耕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困境与推进路径

一、优秀农耕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意蕴

优秀农耕文化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丰富内涵,充分吸纳其精髓并加以传承创新,

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优秀农耕文化能为乡村产业兴旺拓展宽广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优秀农耕文化能为乡村产业兴盛提供新动能、拓宽新路径。将

优秀农耕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之中,有利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衍生出

“无尘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康养农业等产业。农耕文化中的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多熟

种植、稻田养鱼、养鸭治蝗、桑基鱼塘等优良传统农作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相耦合,有利于提高

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乡村传统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工艺文化与现代民众惬意

田园的生活需要相协调,有利于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品位。乡村的绿水青山、鸟语花香、小桥流

水、蛇蜓小径、层层梯田、金黄麦稻等自然资源和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古老建筑、古朴农具、

古色家具、农业遗迹、神话传说等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的重要依托。乡村的诗

词曲赋、谚语歇后语、武术棋术、摔舞狮、山歌歌等传统演艺娱乐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相融

合,有利于乡村文艺表演业的兴起与发展

文档评论(0)

1、人工智能 2、乡村振兴 3、金融资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