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末道

德与法治试卷

1.“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担当民族复兴

重任。这说明()

①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指引人生的方向

②理想的确定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③实现人生理想须付诸行动,努力坚持

④青年理想远大,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这句镌刻于人类思想史上的千年哲言不知启发了多少仁人志

士,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而我们中学生要实现目标和梦想,就要()

①早立志,立大志,常立志

②编织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③把梦想和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天的具体行动中

④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3.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学会学习”的问题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

的是()

①强记熟背第一位

②学习方法很重要

③知行合一是前提

④自主理解最关键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4.2020年6月5日,适逢芒种,山东某中学第一届小麦节开幕。去年,该校在教学楼下花坛

区域种了不到半亩地的小麦,从翻地、播种到浇水收割,都由学生完成。这有利于中学生()

①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实践能力

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③接受劳动教育,培养劳动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④丰富人生经历,感受生命的成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第1页,共18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第2页

5.培根有句名言:“读书足以恰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

性格。”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①学习有利于完善、提高自我

②学习一定能够使人变得优秀

③只要多读书,就一定能成长

④学习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性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张一诺,酷爱打乒乓球。她坚持刻苦训练,打乒乓球的技能不断

得到提高。在江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她获得乒乓球女子丁组单打冠军。这说明,做更好

的自己()

A.只能接纳自己的优点B.要坚持以个人利益为重

C.要全面接受他人评价D.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7.“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这句谚语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己需

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LFF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