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呼吸康复.docxVIP

(新)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呼吸康复.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呼吸康复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呼吸肌无力是重症肌无力患者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可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甚至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因此,呼吸康复对于新诊断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减少呼吸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下将从呼吸康复的评估、目标、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呼吸功能评估

新诊断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开始呼吸康复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呼吸功能评估,以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为制定个性化的呼吸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症状评估

详细询问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频率、诱发因素及缓解因素等。常用的呼吸困难评估量表有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呼吸困难量表,该量表通过询问患者在不同活动状态下的呼吸困难情况,将呼吸困难分为04级,级别越高表示呼吸困难越严重。此外,还需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咳嗽无力、咳痰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呼吸肌无力导致的咳嗽功能障碍。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胸廓运动情况。注意有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如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听诊双肺呼吸音,评估有无干湿啰音、哮鸣音等异常呼吸音。同时,检查患者的肌力情况,特别是与呼吸相关的肌肉,如膈肌、肋间肌等。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评估呼吸功能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指标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等。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出现VC、FVC降低,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此外,还可进行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测定,评估呼吸肌的力量。MIP降低提示吸气肌力量减弱,MEP降低提示呼气肌力量减弱。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肺部的结构和形态,排除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对于怀疑存在膈肌麻痹的患者,可进行膈肌超声检查,评估膈肌的厚度、运动幅度及收缩功能。

呼吸康复目标

新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康复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呼吸功能

通过呼吸训练,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肺通气量和气体交换效率,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预防呼吸并发症

加强咳嗽训练,提高咳嗽的有效性,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呼吸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呼吸康复训练,改善胸廓的活动度,减少胸廓畸形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呼吸训练技巧,使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康复训练。同时,让患者了解重症肌无力的疾病知识和呼吸康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呼吸康复方法

呼吸肌训练

1.膈肌训练

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加强膈肌训练有助于提高呼吸效率。常用的膈肌训练方法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和膈肌起搏。

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放松全身肌肉。将一手放在腹部,另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用鼻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腹部手随之向上抬起,胸部手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用口缓慢呼气,使腹部凹陷,腹部手随之向下移动。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

膈肌起搏:是一种通过电刺激膈肌,促进膈肌收缩的治疗方法。可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将电极片贴在胸壁上,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刺激强度和频率。膈肌起搏可以改善膈肌的收缩功能,提高肺活量和肺通气量。

2.肋间肌训练

肋间肌参与胸廓的运动,加强肋间肌训练有助于扩大胸廓的活动度。常用的肋间肌训练方法包括扩胸运动和深呼吸训练。

扩胸运动:患者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吸气时,两臂伸直向两侧打开,尽量扩胸,同时抬头挺胸;呼气时,两臂缓慢收回,恢复到起始位置。每次训练1015个回合,每天34次。

深呼吸训练: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深吸气至最大程度,然后缓慢呼气。可配合缩唇呼气,即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呼出。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

咳嗽训练

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机制,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呼吸肌无力,咳嗽功能往往减弱。因此,需要进行咳嗽训练,提高咳嗽的有效性。

1.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身体略前倾,双脚分开。深吸气至最大程度,然后屏气23秒,接着用力咳嗽23声,将痰液咳出。咳嗽时,可配合腹部用力,增加咳嗽的力量。

2.辅助咳嗽技术

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可采用辅助咳嗽技术,如手法辅助咳嗽和机械辅助咳嗽。

手法辅助咳嗽:护理人员或家属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放在患者腹部,在患者咳嗽时,双手用力向上挤压腹部,帮助患者

文档评论(0)

梦梦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 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