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0月采油地质工高级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油井酸化后的生产管理内容规定:油井酸化后需要关井(),使酸岩充分反应。
【A】8h
【B】24h
【C】16h
【D】48h
参考答案:(A)
2.有()影响的正常示功图图形,上、下负荷线与基线不平行,有一转角,图形按顺时针偏转一个角度,冲次越大转角越大。
【A】严重漏失
【B】砂卡
【C】静压力
【D】惯性
参考答案:(D)
解析:惯性影响会使正常示功图图形上、下负荷线与基线不平行,出现一转角,图形按顺时针偏转一个角度,且冲次越大转角越大。而严重漏失会使示功图图形面积减小等;砂卡会有特殊的卡阻特征图形;静压力主要影响示功图整体位置等,均不符合该描述。
3.凡是能够储集油气,并能使油气在其中流动的()称为储油层。
【A】岩层
【B】火成岩层
【C】变质岩层
【D】沉积岩层
参考答案:(A)
解析:储油层是能够储集油气,并能使油气在其中流动的岩层,包括沉积岩层、火成岩层、变质岩层等多种类型,A、B、D选项都不全面,所以选C。
4.“丢手接头+Y341-114平衡式封隔器+635-Ⅲ三孔排液器及扶正器、桶杆、井下开关”等组成的堵水管柱适用于()堵水。
【A】注水井
【B】生产井
【C】电泵井
【D】抽油机井
参考答案:(D)
解析:该堵水管柱适用于抽油机井堵水。通常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层间干扰等问题需要进行堵水作业,这种由丢手接头、平衡式封隔器、三孔排液器及相关配套工具组成的堵水管柱是针对抽油机井的特点设计的,能够有效地实现分层堵水等功能,而电泵井、注水井和生产井一般不使用这种特定组合的堵水管柱来进行堵水作业。
5.生产井开井数是指当()内连续生产(注水)24h以上,并有一定产量(注水量)的油水井总数。
【A】季
【B】周
【C】年
【D】月
参考答案:(D)
解析:生产井开井数统计的时间范围是月,即当月内连续生产(注水)24h以上,并有一定产量(注水量)的油水井总数。
6.对高含水带油开堵水,或调整注水强度,也可以解决注水开发中的()矛盾。
【A】平面
【B】井间
【C】层内
【D】层间
参考答案:(A)
解析:注水开发中的平面矛盾主要是指油层在平面上渗透率差异导致的注水不均匀等问题。通过对高含水带油开堵水或调整注水强度,可以改善平面上的注水状况,从而解决平面矛盾。层间矛盾主要与不同油层之间的性质差异有关;井间矛盾不是注水开发中常见的典型矛盾表述;层内矛盾主要是油层内部渗透率非均质性等导致的矛盾,均不符合题意。
7.压裂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和(),这是取得较好压裂效果的物质基础。压裂层厚度大,含油饱和度高,压后通常会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A】产液量
【B】供液能力
【C】含油饱和度
【D】沉没度
参考答案:(C)
解析:压裂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含油饱和度,这是取得较好压裂效果的物质基础。压裂层厚度大,含油饱和度高,压后通常会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选项A供液能力主要涉及地层向外提供液体的能力;选项B沉没度是指抽油井内动液面到泵吸入口的距离;选项D产液量是压裂后期望增加的产量结果,而不是压裂层自身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只有含油饱和度符合题意。
8.四级旋回包含一个单油层在内的、不同()序列岩石的一个组合。
【A】厚度
【B】构造
【C】粒度
【D】结构
参考答案:(C)
9.在油层划分中,()是同一沉积环境下连续沉积的油层组合。
【A】二级旋回
【B】油层组
【C】砂岩组
【D】小层
参考答案:(B)
解析:油层组是同一沉积环境下连续沉积的油层组合。它是在油层划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下可进一步划分为砂岩组等,再往下细分到小层等。二级旋回相对油层组来说是更宏观的概念,不是同一沉积环境下连续沉积油层的直接组合概念。
10.碱性水驱可以降低水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可以()。
【A】提高原油的采出程度,幅度较大
【B】降低原油的采收率,幅度较小
【C】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但幅度有限
【D】降低原油的采收率,幅度较大
参考答案:(C)
11.三角洲分流平原相是指河流分叉至分流()部分。
【A】河口
【B】平原
【C】水下
【D】入海
参考答案:(A)
解析:三角洲分流平原相是指河流分叉至分流河口部分。在三角洲地区,河流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当河流分叉后,在靠近河口的区域形成分流平原相。这里地势相对平缓,水流速度减缓,泥沙大量沉积,发育有各种沉积微相,如天然堤、决口扇、分流河道等。入海部分通常是三角洲前缘相;平原范围表述不准确;水下部分是三角洲前缘相及前三角洲相的范畴。
12.注水井利用率计算公式中,应在注水井总井数中减掉()。
【A】计划关井数
【B】计划开井数
【C】临时关井数
【D】实际开井数
参考答案:(A)
解析:注水井利用率计算公式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