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哲理散文《舍与得》
“舍得”一词,追根溯源,最早出自《了凡四训》。“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故《》云:应无所著而生其心。在传人中国后,迅速与中国传统的老庄道学思想相互融会,成为“禅”的一种哲理。随着光阴的流转,“舍得”这一禅理,又迅速渗透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演进为一种雅俗共赏、启迪心智的“生活禅”。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舍与得就如天与地,阴与阳,水与火,山与海一样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是相辅相成的动态体,存在于天与地之间,存在于物与心之间,存在于豁达与微妙之间,而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它囊括了万事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舍得是选择,舍得是承担,舍得是忍耐,舍得是智慧,舍得是痛苦,舍得是喜悦,舍得是漫漫人生的一本经。不否认,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们有着太多的,欲望,对金钱,对名利,对情感。这没什么不好,欲望本来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但是,欲望又是一头难以驾驭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便产生了太多的悲剧。因此,我们只要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成功的门环。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左传》中有句话“君以此始,则必以此终”也就是说,你选择了一个人,一个事物,一个职场,一个环境,一个氛围,就相应的要承担由此而带来的付出与后果,选择了一个人的勇猛,就要迁就容忍他的暴戾,选择了一个人的智慧,就要迁就容忍他的狡诈。舍得无非就是人在江湖,进退自如,宠辱不惊,既不能物我两忘,又不能物我两得,而不能身不由己,随心所欲。要知道你自己究竟是要什么,不要什么。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不做什么。红尘俗世有多少人,活得好辛苦,活得好无奈,活得一无是处,累死累活,究其原因,就是把自己活丢了。没有把“舍得,舍得,何舍?何得?”,这本经吃透念好,活学活用。
先生有一篇文章,说的也是《舍得》,诚如先生所言: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这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平凹先生是个参悟透了人生的奥妙与玄机的人,的确,“舍得”二字,从理论来说,看似简单明了,一望见底,但是要具体运作起来,讲究就大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至于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如。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这是人们对佛教布施观念在寻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布”,是流通的意思,“施”是给予的意思。舍得,便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舍得还是一种时空的转换,精神和物质的交流,人情和礼节的传达。从古至今,有无以数计的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了悟。
田忌与齐王赛马,以下肆对齐上肆,上肆对齐中肆,中肆对齐下肆,舍了小负之悲,得了全胜之喜。李煜治国无方,舍明政之法,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婉约诗赋。苏轼仕途坎坷,于是舍弃安逸闲适的生活,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放绝唱。诸葛亮自出茅庐,火烧赤壁,三分天下,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谓之,“舍私益,得百世流芳。”越王勾践亡国被俘,卧薪尝胆,饱受欺辱,谓之,“舍王尊,得江山社稷光复”。韩信以三千将士迎战二十万赵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谓之,舍生死,绝退路,最终得到的是以弱胜强,“百二秦关终属楚”。司马迁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晓经纶,背负宫刑屈辱,铸就史家之绝唱,谓之,“舍奇耻,得美绝正史”。仕途不平,历尽沧桑,后归隐于山林泉下,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乐,谓之,舍名利,得自然之奇趣。王羲之勤练十八缸,终成大器,成古今之书圣,谓之,舍闲娱,弃安逸,得“《兰亭序》绝世之美体”。李时珍一生行医济世,救死扶伤,历经二十七年艰辛,终成中医之巨著《本草纲目》,谓之,“舍个人之安乐,得天下之安康”。林则徐凭借一身正气于虎门销烟,弘扬我国威,捍卫我尊严,谓之,“舍个人之安危,得民族之大义……”
古偈云: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这是什么道理呢?古人修行要修福又修慧,你不修福,就没有人供养你。你不修慧,你就会愚钝。佛就是福足慧足,福满足了,慧满足了,所以,才叫“二足尊”。我们也要福慧双修,不要学那个罗汉供应薄,修慧不修福,就是供应薄。修福不修慧,就像象身挂着的一串璎珞,虽然美观,但很愚痴。
所以,要在面子与里子之间,名来与利往之间,拿捏好分寸与玄机,即是双赢。舍得之间,舍之,得之,参透了这一妙门,即是福报。欲得而先舍,有舍才有得,大舍自我,大得于世,既死亦活。
舍一木,非舍生,木非生,生非木,木为幻相,舍为真得,一舍一得,灵大自在,神大收放,生有大趣,是谓“大悟”。佛曰:“大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