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三语文专题精练(二十九) 古诗歌表达技巧(含解析).docxVIP

2026届高三语文专题精练(二十九) 古诗歌表达技巧(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6年

专题精练(二十九)古诗歌表达技巧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次崇德

叶绍翁

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

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

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交代了诗人的交通方式是乘船,表明诗人乘船经过崇德时临时停船靠岸。

B.颈联照应题目,写诗人年龄大了,记不起此处的地名,靠岸停泊询问他人。

C.诗人关注细节,巷子里飘出美酒的味道很是熟悉,于是他进入巷子寻找美酒。

D.诗歌语言浅白,通过叙写游船途中的景物和心情,展现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感受。

★(2)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宋代文人的典型思想,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这种思想的。

答:?

?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①

周繇②

苍茫空泛日,四顾绝人烟。

半浸中华岸,旁通异域船。

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

欲作乘槎③客,翻愁去隔年。

[注]①有版本作“海望”。②周繇:晚唐诗人,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举进士及第。③乘槎:传说天河与海通,有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意境壮阔,一轮太阳浮于空中,诗人在岸边朝四周望去,一片苍茫,渺无人烟。

B.颔联显示出海岸线之长,并点出唐朝与海外国家通过船只往来的情况。

C.颈联写波涛浩渺与天相连,依稀推想海岛间会有国家存在,因视线受阻而恐惧。

D.尾联用典,表达诗人想要去探索海上世界的愿望,为整首诗增添了神秘色彩。

★(2)本诗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大海的神韵?请结合诗歌分析。

答:?

?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其四)①

曹雪芹

半卷湘帘②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③仙人缝缟袂④,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此诗为《红楼梦》中的人物林黛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湘帘:湘竹制成的门帘。③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④缟,白绢。袂,衣袖,亦指代衣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半卷湘帘半掩门”写出赏花人与白海棠之间若即若离的距离,这种最佳的观赏距离,本身就带有一种情趣、一种朦胧的美感。

B.“碾冰为土玉为盆”,冰为土,玉作盆,这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以奇妙别致的想象,正面描写了白海棠的冰清玉洁。

C.“同谁诉”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倦倚西风”的赏花人正是花的倾诉对象,而且也暗示白海棠的倾诉对象只有赏花人。

D.从结构上看,本诗首尾呼应,首联从赏花人与花隔帘相望写起,尾联以花与人互诉衷肠融为一体收束,结构严谨。

★(2)黛玉的这首诗被李纨评价为“风流别致”,更是让宝玉钟情偏爱。请简要分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表现白海棠的特点的?

答:?

?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①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②听流莺。

[注]①晚节:晚年。②日边:指天子近旁或京城(朝廷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场春雨过后,郊园春意盎然,景象明媚,生机勃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B.诗歌用拟人手法来写花,既写出了鲜花绽放之姿,又写出了花对游人的亲近。

C.颈联中的“病躯”交代了诗人的身体状况,“春事懒”“却怕”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D.尾句想象友人在京城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和对友人的羡慕。

★(2)此诗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

?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①寒食草青青。

寒食

孟云卿②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③。

[注]①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韦应物的家乡。②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