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docxVIP

2025年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docx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最为重视的。

A.辞章

B.考据

C.义理

D.观点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辞章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诗词文章等的总称或者指文章的修辞;写作技巧。B项正确,考据是指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考据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最为重视的。C项错误,义理,是指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是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D项错误,观点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故本题选B。

2、蛋糕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小苏打,生成的气体可使蛋糕松软,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氢气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是面食加工常用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在面团中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加热后二氧化碳体积膨胀,在面团中留下许多小孔,使蛋糕等面食制品在食用时松软可口。故本题选A。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

A.《岳阳楼记》

B.《长恨歌》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意思是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出自此篇。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发起“庆历新政”。B项错误,《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出自此篇。C项错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出自此篇。D项错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等出自此篇。故本题选A。

4、判断一系统是否同其他系统处于互为热平衡的标志是()。

A.压力

B.温度

C.体积

D.动体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一结论称做“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就是温度相同。热力学第零定律又称热平衡定律,是热力学的四条基本定律之一,是一个关于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热平衡时的描述,以及为温度提供理论基础。故本题选B。

5、“七月流火”(《诗经》)本意是指的()。

A.七月炎热似火

B.是形容热情

C.天气即将转凉

D.形容时间飞逝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七月流火”,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是一篇以时间顺序、以民歌中的《月令》形式排比组成的诗歌。开头两句便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当七月黄昏“大火”(星名,即心宿二)移动到西边天空时,暑热即开始消退,至九月天凉时便该缝制衣服了。故“七月流火”本意指天气即将转凉。故本题选C。

6、洪武十三年,明太祖除掉胡惟庸,而后罢左右丞相,废中省,七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给皇帝当顾问。明太祖这种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洪武十三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集皇权、相权于一身,大大加强了皇帝专制集权。A项错误、B项正确,“罢丞相、费中省、设大学士”的行为不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是为了收归权力、加强皇权。C项错误,废除宰相制度与政府办事效率无关。D项错误,由于失去了相权的制衡,皇权专制加强,权力平衡受到了破坏。故本题选B。

7、下列变化使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是()。

A.酒精挥发

B.菜刀生锈

C.矿石粉碎

D.冰雪融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C、D三项错误,物理变化指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状态发生改变(内部结构未发生改变),如水汽化成水蒸气、酒精挥发、矿石粉碎、冰雪融化等。因此,A、C、D三项都是物理变化,事物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也没有新物质生成。B项正确,化学变化是指物体的化学性质改变,物体的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如电解水中水分子被

文档评论(0)

175****10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