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单元整合·专项培优(六)
一、贯通——梳理主干线索
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阶段
1840—1894年
1894—1901年
主要
国家
英法为主,俄美随后
除英、法、美、俄外,日本和德国成为侵华的急先锋
特点
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国门的主要手段;以商品输出作为主要侵略方式;侵略过程中列强间的关系以相互竞争为主;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以及相对落后的俄国
侵华的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侵华的主要格局: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
认识
①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②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这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其他国家转移
③从影响看,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冲击了中国的经济和统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对应练1.(2024·河北承德二模)英国战地记者维利尔斯(1852—1922年)的回忆录中描绘了如下场景:(旅顺)那些不幸的店铺掌柜和市民……举着大山岩(日军第二军司令官)的安民告示,准备欢迎和接待日本士兵,然而他们却被残忍地射杀在自家门槛上。下列事件与该场景相关的是()
A.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日本阻挠国民党政府二次北伐
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的沦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战地记者维利尔斯的回忆录中记载了日军在旅顺屠杀市民的暴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B项;二次北伐开始于1928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
2.晚清变局之表现及社会各阶层之应对
对应练2.(2025·黑龙江模拟)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外交人员的基本情况统计表。据此可推知,清朝外交()
学生用书?第150页
基本分类
身份
来源及对外交涉效果
第一类
总理衙门章京与大臣
前者从大学士、军机大臣、各部院尚书等高层中选任,后者从内阁中书、各部院郎中等选任,均大致源出科举正途,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义理熏陶及朝中清流制约
第二类
驻外公使及其下属
对外部有所留心,或在洋务上有一技之长的督抚幕僚、部属、同乡,受朝中束缚较少,但其在外交涉效果因人而异
A.处于传统到近代嬗变中
B.修补了传统外交体制
C.完成了外交近代化改革
D.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A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外交的需要,清朝从形式上逐渐接受了近代西方的外交模式,成立总理衙门、派出驻外公使,且部分外派公使熟悉洋务,这体现了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化转型的特点;部分外交人员从传统旧官僚中选任,专于儒家经典,拙于西式外交的思维和手段,总理衙门也并非专门的外交机构,体现了清政府外交所保留的传统色彩,这说明当时清朝政府外交处于传统到近代的嬗变之中,A项正确;总理衙门和驻外公使的设立是对传统外交体制的突破,而不是修补,排除B项;总理衙门和驻外公使是中国开始外交近代化的表现,并不能说明外交近代化改革已经完成,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没有提高,甚至有下降的趋势,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二、认知——突破思维定式
1.误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资本输出完全取代了商品输出。
商品
输出
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这些商品包括鸦片、西方列强本国的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他们还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很少),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商品输出较资本输出时间早,从1840年至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前,绝大部分都是商品输出,其本质是控制中国的市场
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资本
输出
资本输出是指利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例如在中国投资开办工厂,借大量高额利息的国债(如《辛丑条约》规定赔4.5亿两白银,清政府无力支付,只能向帝国主义国家大举借债),或者利用雄厚的资本取得在中国的铁路权(《中法条约》规定)、开矿权等,其本质是通过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对应练3.(2024·吉林通化模拟)甲午中日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资本输出额由战前的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02年的15亿美元,外资企业深入到中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第35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第37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第38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单元整合专项培优.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39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40讲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41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42讲当代世界和平发展、人口流动与文化传承.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一单元两次工业时期单元整合专项培优.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一单元两次工业时期第32讲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