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春季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远离违法犯罪
第二框犯罪与刑罚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道德素养:加强自身修养,防微杜渐,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法治观念:了解犯罪的含义、特征,了解刑罚的含义、分类。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健全人格: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刑法的性质和作用。
2.掌握犯罪的特征、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3.掌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犯罪的含义、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刑罚的分类,理解刑罚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别让一时的冲动,成了一生的遗憾》,思考:视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过渡:视频告诉我们违反了刑法,就要追究刑事责任,就要受到刑事处罚。青春是靓丽的,要奏出青春的华章,需要明辨是非,学法守法,远离犯罪。我们青少年要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远离违法犯罪》第二框《犯罪与刑罚》。
二、自主学习
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96-99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刑法的内容和作用?
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什么是刑罚?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4.我们应该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三、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一:刑法的内容和作用?
【观看视频】:《看动画片,学刑法》,思考: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给与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生活观察】P96:小组合作讨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情境一:齐某撬开他人小轿车车门,盗窃车内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
提示:齐某撬开他人小轿车车门并盗窃车内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构成盗窃罪。
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财务,数额较大,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情境二:马某要求中途下车被拒绝后,抢控公交车司机手中的方向盘,干扰公交车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
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有其他妨害安全驾驶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情境三:汪某将一件禁止出口的青铜器出售给一个外国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汪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课堂归纳】:(笔记)
1.刑法的内容和作用?
(1)内容: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2)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探究二: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观看视频】:《生活中的刑法》,思考: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严重社会危害性: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如果社会危害性不大,就不能认为是犯罪。
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并不都是犯罪行为,因为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有大有小,只有对社会的危害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时,这种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应受刑罚处罚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对不同的违法行为,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制方法。如果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而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观看视频】:《余华英拐卖儿童案》,思考:从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分析犯罪的特征?
2024年10月25日,余华英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暑假培优作业06旋转(含解析).docx
- 第一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doc
- 【2025新教材】11.1法不可违(教案).doc
- 2025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暑假作业(一)(含答案).docx
- Starter Unit 3 Welcome! 同步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docx
- Unit 3 Keep Fit.sectionA (1a-1d)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
- 2.1 地形(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docx
- Starter Unit 2 SectionA 1a-2e教案(新人教七上Unit2 Keep ti.doc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Fun Clubs Period 1 Section A(1a-1.doc
- 第二单元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doc
- 2024-2025学年工程硕士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3年度工程硕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工程硕士测试卷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docx
- 创业园区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使用协议.docx
- 工程项目沉降监测与预防技术服务协议.docx
- 城市综合体车库产权及广告位使用权转让合同.docx
- 2024-2025学年工程硕士考试综合练习(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至2030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车间承包与产业园区运营合作协议.docx
- 2023年度工程硕士模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