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测试卷带答案(基础题).docxVIP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测试卷带答案(基础题).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两河流域是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和洪水的斗争中,学会了修堤坝、引渠灌溉、发展农业。

A.幼发拉底河和印度河

B.底格里斯河和尼罗河

C.印度河和尼罗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在欧美国家,人们迎送宾客和朋友时流行(?)。

A.拥抱礼

B.贴面礼

C.握手礼

D.双手合十

3.鸮尊是(?)的历史文物。

A.埃及

B.印度

C.中国

D.巴比伦

4.关系比校亲近的欧洲人打招呼的方式是(??)。

A.走向前行贴面礼

B.双手合十做祈祷的姿势

C.拥抱

5.有一个意大利留学生看见她的中国同学穿得很漂亮,连连称赞,可是中国同学回答说:“哪里,哪里,随便穿穿!”这让意大利同学很困惑,衣服明明很漂亮,为什么不说好呢?这一事例说明(??)。

A.中国同学没听懂意大利同学的话

B.意大利同学没有审美观

C.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6.欧洲、美国在迎送宾客和朋友时流行(??)。

A.握手

B.贴面礼

C.拥抱礼

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

1.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的礼仪,也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尊重。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

2.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了更多的(???)和文化的(???),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

3.国家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尊重别国的(???)。

4.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有连绵起伏的(???),有低洼的(???),有宽广的(???),有低平的(???)。

5.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6.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只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饮食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但用餐礼仪不用改变。(??)

2.草裙舞和花环被称为拉丁美洲的两大特征。(??)

3.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4.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一。(??)

5.黄河流城和淮河流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6.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连线题。

昆明???唐三彩

洛阳???故宫博物院

台湾???滇池

五.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1.列举你知道的早期文明区域创造的灿烂文化?

2.介绍自己欣赏的服饰的特点。

3.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什么意义?

4.列举几个你所知道的国外著名的古代遗址。

5.不同的国家文化不同,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六.材料题(共2题,共14分)

1.苏菲是一位来华不久的法国学生。有一次,她看到中国同学陈梅穿得很漂亮,便当面称赞。可陈梅却说:没有啦,我只是随便穿穿。”这让苏菲很是不解:衣服明明很漂亮,为什么不承认呢?陈梅真虚伪?

(1)为什么出现尴尬、矛盾?

(2)请你想几个小妙招,帮助她们化解矛盾?

2.材料一:在乌兹别克斯坦什干国立艺术博物馆,孩子们参加迎新春“中国文化展”活动。

材料二:装扮成“美猴王”的孩子们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表演“百猴快闪闹新春”。

请你说一说,从两则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七.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一一对应:

①李时珍(?)?A、活字印刷术??

②毕?昇(?)?B、文学家????

③孔?子(?)?C、《资治通鉴》??

④高尔基(?)?D、教育家????

⑤司马光(?)?E、《本草纲目》??

⑥印?度(?)?F、秦兵马俑

⑦山?西(?)?G、瓷都

⑧日?本(?)?H、平遥古城

⑨陕?西(?)?I、和服

⑩景德镇(?)?J、纱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A

5.C

6.C

二.填空题

1.文化;礼仪;礼仪

2.交流;交融;理解

3.文化、制度和价值观

4.高山;盆地;高原;平原

5.古代文明社会

6.×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医学、数学、建筑学、文学、艺术。

2.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由帽子、袍子、坎肩、靴子等组成,男装浑然大气,女装精致美丽。

3.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理解;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共存共荣;有助于中国走向世界等。

4.古埃及金字塔、奥林匹亚遗址、古罗马斗兽场、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等。(答案不唯一)

5.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尊重差异。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45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