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教学课件-(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x.pptxVIP

《泊秦淮》教学课件-(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x.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泊秦准;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李白和杜甫,后人把他们合称

为“李杜”。

除了“李杜”还有“小李

杜”,“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

诗人?;

江苏省。秦淮河穿南京城而过,

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

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

宴的地方。;

【杜牧】(公元803—约公元852年),字牧

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们

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任务一整体感知;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

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大意: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靠近岸上的秦淮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任务二赏读诗歌;

同学们找到的秦淮河的景是哪一句?;

①笼,笼罩。

②运用互文的手法,两个“笼”字连用,将“烟”、“水”、“月”、“沙”等景物融为一体。

③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清冷的河水和白沙。

④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秦淮河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

⑤渲染了一种冷寂凄清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

想象一下,当时秦淮河边两岸除了诗人,还有哪些人也在场。;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

“玉树后庭花,花开不久复。”时人以歌谶,此其不久兆也。

——《隋书五行志》;

曲笔,辛辣讽刺。

这里用的是曲笔(历史编纂术语。为当权者隐瞒、曲折历史的真相。故为曲笔,与“直笔”意思相反),表面上看似批评“商女”,实则讽刺沉溺于声色歌舞中的达官贵人,于婉曲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

用典,借古讽今。

借用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典故,讽刺那些只知寻欢作乐、

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

任务三体会情感;

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歌女的不知亡国之恨的描写,

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对其进行及其

辛辣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愤慨、忧虑、批评、不满、无奈.....;

朗读诗歌。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至亡

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的忧虑。;

读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诗句,加深体会。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南唐·李煜《浪淘沙》

“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元·傅若金《金陵晚眺》

“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