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灯笼果教学课件
灯笼果简介灯笼果,学名酸浆(Physalisperuviana),又称毛酸浆或黄金浆果,是茄科酸浆属的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最初起源于南美洲秘鲁、哥伦比亚等地区,后来随着人类活动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已在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等许多地区得到广泛种植和野生分布。灯笼果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誉为超级食品之一。在中国,灯笼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许多农户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植物,灯笼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这也使它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理想教学材料。灯笼果植物整体外观学名酸浆(Physalisperuviana)别称毛酸浆、黄金浆果原产地
灯笼果的命名由来灯笼果名称的起源灯笼果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果实被一层纸质萼片完全包裹,这层萼片膨大形成中空的囊状结构,外形酷似中国传统的纸灯笼,因此在中国民间被形象地称为灯笼果。这种独特的外形不仅给予了它富有诗意的名字,也为植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机制。萼片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害虫侵袭、阻挡紫外线伤害并调节内部温度和湿度,为果实的成熟提供理想环境。在世界其他地区,灯笼果也有许多形象的称呼,如英语中的CapeGooseberry(开普醋栗)、GoldenBerry(金浆果),法语中的Amourencage(笼中爱)等,这些名称都反映了人们对其独特外形的观察和联想。在科学分类上,它的属名Physalis源自希腊语physa,意为膀胱或气泡,也是对其膨大萼片形态的描述。形态特征果实被纸质萼片完全包裹视觉联想外形酷似传统中国纸灯笼民间命名
形态特征:外形灯笼果属于茄科酸浆属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典型的茄科植物特征,同时又有其独特之处。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持续生长多年,但在寒冷地区常被视为一年生植物栽培。植株高度通常在30至80厘米之间,茎干呈现直立或半直立状态,表面覆盖细小绒毛,触感略微粗糙。茎干颜色为绿色或带紫色,呈多分枝状态,生长旺盛时可形成灌木状外观。叶片互生排列,呈卵形或心形,长度一般为5-15厘米,宽度为3-10厘米。叶缘具有不规则的浅锯齿,叶面和叶背均被细小绒毛覆盖,触感柔软。叶片颜色为深绿色,具有明显的叶脉纹理,主脉从叶基向叶尖放射状分布。整体而言,灯笼果植株外形紧凑而丰满,特别是在结果期,挂满灯笼状果实的植株极具观赏价值,常被用于园艺装饰。植株特点多为低矮草本植物,株高一般在30-80厘米之间,茎干直立或半直立,表面覆盖细小绒毛叶片特征叶互生排列,形状为卵形或心形,叶缘具有不规则的浅锯齿茎干结构
形态特征:花和果花部特征灯笼果的花朵呈钟状或漏斗状,直径约2厘米,色彩鲜艳。花冠为黄色,内部常带有紫褐色斑点,这些斑点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蜜导,能够引导传粉昆虫前往花蕊位置。花萼呈绿色,五裂,花后迅速膨大形成包围果实的灯笼状结构。花朵单生于叶腋,花期较长,在适宜气候条件下,一株灯笼果可以持续开花数月。花朵具有明显的雌蕊和雄蕊结构,既可以自花授粉也可以异花授粉,但通过昆虫传粉的结果率更高。果实特征灯笼果的果实是一种球形浆果,直径约1.5-2厘米,成熟时呈现黄橙色或金黄色。果皮光滑有光泽,果肉多汁,内含众多细小扁平的种子。最特别的是,整个果实被膨大的萼片完全包裹,形成一个灯笼状的保护层,这层保护层初为绿色,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变为淡黄色或褐色,干燥后呈现纸质感。花朵特征黄色钟状花冠,直径约2厘米内部常带有紫褐色斑点(蜜导)萼片五裂,花后迅速膨大单生于叶腋,花期长果实特征球形黄橙色浆果,直径1.5-2厘米果皮光滑有光泽,果肉多汁内含众多细小扁平种子外有纸质萼片完全包裹
纸质灯笼结构灯笼果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其独特的纸质灯笼结构,这一结构实际上是由花萼发育而来的。在灯笼果的生长过程中,花朵授粉后,花冠脱落,而花萼则开始迅速膨大,形成一个完全包围着发育中果实的囊状结构。这种萼片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膨大成灯笼状,呈五棱形,内部中空初为绿色,随果实成熟逐渐变为淡黄色或褐色质地由柔软逐渐变为纸质,干燥后触感如薄纸网状脉络清晰可见,结构精巧顶端有一小孔,底部与果柄相连这种特殊的萼片结构对果实具有多重保护作用:防止害虫侵袭、阻挡过强阳光照射、调节温度和湿度、防止雨水直接冲刷果实,还能有效减缓果实成熟后的脱落速度,延长采收期。物理屏障防止害虫侵袭和机械损伤光照调节过滤紫外线,防止果实晒伤温度调节稳定内部微环境,防止温度骤变湿度控制防止雨水冲刷和过度干燥
内部结构剥开灯笼果的纸质萼片,我们可以看到灯笼果内部结构的精妙设计。灯笼果的果实是一种浆果,呈球形或略呈扁球形,直径约1.5-2厘米。果皮光滑有光泽,成熟时呈现黄橙色或金黄色,有些品种可能呈现更深的橙红色。果皮薄而有弹性,轻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