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大会,校长讲话:无声耕耘处,自有万木春.docx

学校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大会,校长讲话:无声耕耘处,自有万木春.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大会,校长讲话:无声耕耘处,自有万木春

亲爱的老师们:

七月的蝉鸣裹着夏的热忱,把我们又一次聚到这里。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在翻检这一学期的故事——那些清晨的灯、深夜的窗、反复修改的教案、悄悄垫在楼梯口的防滑垫……它们藏在岁月的褶皱里,没有锣鼓,没有鲜花,却把教育的根须扎得更深更实。

今天,我不想用冰冷的数字丈量付出,也不用华丽的辞藻粉饰艰辛。我只想以“讲述者”的身份,和大家一起回望:我们究竟用怎样的姿态,把“教育”二字写进了这个学期的每一寸光阴?

一、团队如磐,荣誉是“并肩”刻下的勋章

这学期,我们捧回了两块沉甸甸的“国字号”荣誉:“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和“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先进单位”。

先说少先队的故事。三月的申报材料整理期,德育处王老师把近三年的活动档案翻了七遍——从2023年“红领巾讲党史”的音频记录,到2024年“劳动小达人”的实践照片,再到今年“科技小发明”的视频资料,她把每个活动的“成长轨迹”都编成了一本“故事书”。记得有天凌晨两点,我路过办公室,看见她对着电脑揉眼睛,屏幕上还标着“第12版修改意见”。她抬头笑:“得让评审组看见,我们的少先队不是‘活动打卡’,是‘成长土壤’。”

再看教研荣誉。这次市级优质课评比,数学组李老师的《函数与生活》课例能斩获特等奖,背后是整个教研组的“接力打磨”:老教师张主任逐字推敲教学目标,青年教师小陈熬夜做动态课件,连体育组的王老师都帮忙设计“步数统计”的生活案例。李老师说:“我站在台上讲的每句话,都是二十多双眼睛‘挑’出来的。”

荣誉的意义,从来不在证书的烫金封皮上。它是王老师电脑里的12版材料,是数学组会议室里的18次研讨,是大队辅导员带着孩子们演练队礼时磨破的手套——这些“并肩”的印记,比任何奖杯都珍贵。

二、美育如光,成长是“坚持”开出的花

这学期的艺术教育,让我看到了“慢功夫”的力量。

合唱队的孩子们拿下全市中小学合唱节金奖那天,我在后台看到音乐组刘老师偷偷抹眼泪。没人知道,为了这个奖,他们付出了多少:寒假里,刘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没有暖气的排练厅练发声,手冻得握不住谱架;四月的流感季,三个领唱先后发烧,刘老师就一个一个到家里补课,用手机录下示范音频;比赛前一周,有个孩子说“声音发紧”,刘老师翻出自己学声乐时的笔记,用“吹纸巾练气息”的老办法,陪他练了七个午休。

舞蹈队的故事更让人动容。五年级的小萌先天协调性弱,为了跟上“花球操”的节奏,舞蹈组陈老师每天早到校半小时,拉着她在空教室里练分解动作。有天雨大,陈老师骑车摔了,膝盖青肿,却依然扶着椅子给小萌纠正手势。演出那天,小萌的动作虽不算最完美,却带着一股“不认输”的劲头——台下的家长举着手机录视频,镜头里,陈老师悄悄对小萌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艺术教育的本质,不是培养“小艺术家”,而是让每个孩子在“坚持”中找到自信。那些练到发红的指尖、磨破的舞鞋、被汗水浸透的衣领,最终都会变成他们生命里的光——照见“努力”的价值,照见“不放弃”的意义。

三、教学如耕,深耕是“细节”结出的果

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最让我安心的,是“务实”二字。

语文组的“大单元备课”,从开学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的“课课有体系”,靠的是“抠细节”的狠劲。张老师为了讲好《红楼梦》选段,把原著翻了三遍,整理出“人物关系图”“诗词隐喻表”;年轻的周老师为了让古文课“活起来”,带着学生排演《醉翁亭记》的情景剧,连“苍颜白发”的妆造都查了宋代的服饰资料。现在去听他们的课,你会发现:知识不再是“从书到卷”的搬运,而是“从心到心”的传递。

数学组的“分层作业设计”,让我看到了“因材施教”的温度。李老师班上有个孩子计算总出错,她就在作业里加了张“计算小超市”,每天五道题,用便签纸手写鼓励语;王老师发现班里“小马虎”多,就设计了“错题银行”,把易错点变成“存款任务”,错一题“存”一道同类题,对一题“取”一颗小印章。现在家长群里常有人说:“孩子以前怕数学作业,现在总问‘今天我能存几道题?’”

教学的魅力,不在“花样翻新”,而在“深耕细作”。当我们愿意为一个知识点查十篇文献,为一个学生改八次作业,为一节课磨七版课件时,教育就不再是“完成任务”,而是“点亮生命”。

四、幕后如灯,温暖是“无声”攒下的热

教育的温度,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后勤组的老周师傅,这学期成了“校园侦探”。四月连续下雨,他发现三楼走廊的地砖有点滑,就蹲在地上观察了三天,记录下“上午九点最湿”“下午三点最滑”的规律,最后在楼梯口铺了防滑垫,还在转角装了感应灯。有人笑他“太较真”,他说:“孩子们跑跳时,多一道防护,我就多一分安心。”

食堂的张阿姨,把“吃饭”变成了“教育课”。她发现低年级孩子挑食,就把菜名改成“彩虹小战士”“能量小方块”;看见高年级孩子浪费粮食,就搬来“谁知盘中餐”的老照片,边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