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以德为根,立身为本!.docx

暑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以德为根,立身为本!.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暑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以德为根,立身为本!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不是为了应付一次会议,而是想借这个暑假来临的节点,大家一起静一静心,想一想我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职业,又该怎样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正。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师德师风”这六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轻松。它不像教案、课表,有标准、能量化;它更像是一条绳子,拴着我们的初心,也拉着我们的底线。它既关乎我们自己怎么做人,也关乎学生将来成什么样的人。

在这个讲“效率”?“结果”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回头看看:有没有在忙碌中忽略了教育的温度?有没有在琐碎中松懈了底线和边界?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谈六个方面的老话题,但我想用更实在的方式提醒大家——不是为了约束,而是为了守住我们这行该有的分寸和体面。

一、身份不能忘,底线不能破

不管教龄多少、资历多高,我们首先是一个“人师”。“人师”的“人”字在前,是提醒我们要先做好人,再去教人。

暑期里,有些老师会选择外出、进修、休整,也可能会参加一些交流或网络活动。我特别想提醒大家:不管在哪里,身份不能丢,底线不能破。你说的话、发的朋友圈、加入的群、做的事,很可能就成了学生、家长眼中的“老师形象”。

别小看这一点。有些时候,我们一句不当言论、一个不合时宜的举动,就可能被放大成“这就是三中的老师”,连累的是整个团队的形象。

二、穿着举止是标识,言谈细节显修养

我们学校一直强调“温文尔雅、从容有度”,其实不是要求大家拘谨,而是希望大家记住一个道理: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就是一面镜子。

有学生曾跟我说,“我喜欢××老师,因为她走路都有股自信。”还有学生说,“××老师从来不乱发火,我以后也想做他那样的人。”我们很多行为,在自己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学生心里,是可以影响他们很久很久的事。

所以,希望大家从最基本的仪表、最常见的谈吐做起:

校园里别穿奇装异服;

社交场合保持分寸;

课堂上不带情绪讲话;

和家长沟通不带火药味;

和同事相处有礼有节。

这是修养,更是我们职业的底气所在。

三、人情不能遮私心,原则不能让位于关系

有些事,不是不懂,是装糊涂;有些规矩,不是不清楚,是怕得罪人。

比如,收不收家长送的礼,去不去家长请的饭,有没有动过念头给熟人“照顾”一下孩子的成绩……这些事,往往不是法律红线,而是师德底线。

可能有人会说,“我只是碍于情面”?“别人都这么做”……但你要知道,今天你收的是一个家长的“谢意”,明天可能就成了别人眼中“有偿帮忙”的证据。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让“人情”绑架了原则。说到底,拿了不该拿的东西,心就不敢再直了;做了不该做的事,腰就不敢再挺了。

老师们,教育不能变味,更不能染尘。如果我们都守住了这个底线,家长才会信服我们,社会才会尊重我们。

四、不碰红线,别踩灰线

有些老师可能会说,“我又没收礼、没补课,谈不上违规。”但我们还要提醒自己:红线不能碰,灰线也不能踩。

比如,暑假期间,很多培训机构活动密集,有些会打着“志愿服务”?“推荐资源”的幌子来找老师帮忙。说白了,这就是变相补课、商业合作。如果我们把这些当成“私活”,那就很容易被人盯上、被家长投诉。

教育局对这些问题的查处力度只会越来越严,我们必须把这个态度摆正:只要跟利益挂钩、跟学生挂钩的事,咱们都得三思而后行。别拿侥幸心理当盾牌,一旦曝光,得不偿失。

暑假不是真空期,教师身份不会因为放假而中止,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假期的自律,才是真正的职业自觉。

五、守纪律,才有尊严

我们学校一直强调制度建设,不是为了“卡人”,而是为了“护人”。暑假期间,有些老师确实有外出安排,但我们依然要讲规矩、守纪律。

简单几点要求,再次强调一下:

外出请假,提前报备,不让学校找不到人;

通讯保持畅通,尤其是班主任,特殊学生情况要及时跟进;

参与培训、进修等活动,真实记录、认真对待,别把学习当旅游;

自媒体言论、社交平台互动,谨慎发布、不带情绪、不传谣。

这些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每一项落实到位,都是在为我们集体争口气、添点光。

六、不松懈,不懈怠,不“放飞自我”

我知道,一个学期下来,大家都很辛苦。暑假来了,谁不想松一口气?但我要提醒大家,放松不是放任,休整不是脱节。

暑假,是最适合“沉淀”和“成长”的时间。

可以多看几本专业书,读读教育随笔;

可以反思一个学期带班的经验和遗憾;

可以主动为下学期做做计划、想想课题。

不是说暑假就一定要多么辛苦忙碌,但至少心不能完全“收摊”。哪怕一天看一篇好文、记一条教学随笔,都是对自己的提升。你不为将来的课堂做准备,将来课堂就会让你措手不及。

我们干的是慢工细活,心浮气躁干不好。真心希望大家这个暑假把心沉下来,哪怕哪天没事,也能静静坐下来想一想:我下一步怎么教,学生还缺什么,我还有哪些能力没练出来。

老师们:

教育这行,说到底就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