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北京北师大附中初二(下)期中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有五道大题,共8页。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答题纸和作文纸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为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校精心策划并开展了“节气风华探秘行”主题实践活动。在展览区,每一块展板均由一位“节气小使者”负责内容的创意设计与现场的精彩宣讲。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跟随这些小使者们,开启这场探索节气魅力的奇妙旅程。
作为农耕社会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参照。行走在二十四节气里,我们会邂逅不同的美。
节气里有风物之美。四季风物均听节气调遣:它引导着草生木长、杨柳堆烟,宛如______(朝代)______(作者)《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的景象,那是一种暖融融的生机初绽;它演示了新麦登场、流萤点点,这场景令人叹为观止;它孕育出柿红谷黄、露重霜寒,营造出静穆的氛围;它铺陈开梅花朵朵、风雪漫天,展现出渺远意境。自“立春”始,至“大寒”终,周而复始,物候流转,不曾停歇。在这恬静的岁月更迭中,每一个节气风物都让人不禁缅怀古人对自然的感悟。
节气里有农事之美。辛勤劳作的农家人在“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夏谷子小满薯”“寒露荞麦收到家”等农谚智慧的哺育中,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轮回里,一日一时都不曾虚度。农事活动与节气相辅相承,农家人对土地的钟爱,都融入在这顺应节气的劳作里。
节气里有诗词之美。节气,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它是韦应物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带着清新与希望;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饱含着复杂的情愫;是苏轼的“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描绘出别样景致……每句诗词的背后都藏着一时的天气、一时的心情和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些诗词,让我们对节气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体悟。
节气里有哲理之美。比如四“立”,“立”即开始,当立则立,不可迟疑;比如二“分”,“分”即平分,当分则分,不可独占;比如“芒种”,一收一种,种因收果,不劳不获。细细品读节气,你的心胸会豁然开朗,你的生命也会澄澈丰盈。节气中蕴含的哲理,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1.“节气小使者”对文稿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产生了疑问。请帮他指出不正确的一项()
A.“穆”应读为“mù” B.“恬”应读为“tián”
C.“缅怀”应写为“愐怀” D.“相辅相承”应写为“相辅相成”
2.在“评评看”活动中,书法小组的同学请大家欣赏自己的作品。下面是几名同学的点评,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品一是篆书,字形瘦长,婉转通畅,圆劲有力,“立春”的春意萌动之感尽在笔下。
B.作品二是草书,字形端正,笔画简省,结构匀称,“惊蛰”的复苏伸展之感尽在笔下。
C.作品三是隶书,字形宽扁,横画一波三折,气势浑厚,体现了“雨生百谷”的苗壮之感。
D.作品四是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体现了“大寒”节气的凛然之气。
3.请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答案。
4.结合下面文段,根据上下文内容,以“夏至”节气为描述内容,仿写句子,构成完整段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节气里有艺术之美。它是描绘立春的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用嫩绿与鹅黄勾勒出春的轮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书写秋分的一篇绚丽多彩的诗篇,以金黄和橙红渲染秋的丰饶;它是雕刻大寒的一座晶莹剔透的冰雕,用寒冷与坚冰塑造出冬的冷峻。
其中一位“节气小使者”拟推出一期以“诗文民俗话清明”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以下是该同学撰写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节气的清明,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草长莺飞,处处弥漫着生命的气息,用“清明”称这个时期,再合适不过了。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甲】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节日的清明,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缺少食物,随行大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吃。这就是成语“割股啖君”的由来。重耳做了国君后,重赏了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晋文公忆起旧事并亲自去请他,但是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听说后,就想把介子推从山上请下来。可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不好找寻,晋文公决定用烟将他熏下来。结果介子推母子俩一起抱树而死,还留下了一封血书【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祀介子推。他在坟前静立,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丙】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