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转化技术左晓冉2019年9月42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②循环流化床反应(Synthol反应器)a:反应器特点:熔铁催化剂随原料气一起进入反应器,又随反应产物排出反应器,催化剂在反应器内不停地运动,循环于反应器和催化剂沉降室之间。是可以加入新催化剂,也可以移走旧催化剂。b:反应热的移出:反应器上下两段设油冷却装置,用以携出反应热(循环流化床的反应段近乎处于等温状态,催化剂床层的温差一般小于2°C)。c:循环流化床也有一些优点:催化剂易于更新,产物很轻,生成汽油多。一台Synthol反应器相当于4~5台Arge反应器。d:循环流化床也有一些缺点:操作复杂;从尾气中分离细小的催化剂颗粒比较困难。防止碳化铁颗粒所引起的磨损要求使用陶瓷衬里来保护反应器壁。f:流程新原料气与循环气以1:2.4比例混合,加热到160℃以后进入反应器的水平进气管,与循环热催化剂混合,进入提升管和反应器内反应。为了防止催化剂被蜡粘结在一起,采用较高的温度(320~340℃)和富氢操作,合成气H2/CO=6,反应压力2.26~2.35MPa。反应气体先在热油洗涤塔除去重质油和夹带的催化剂,塔顶温度150℃,使塔顶产物不含重油,塔顶产物进入分离器分出轻油和水,大部分尾气经循环压缩机返回反应器,余气再送入油吸收塔脱除C3和C4。Na2CO3的再生:▲NaHCO3+NaOH→Na2CO3+H2O特点:脱硫效率高(90%),煤气适用性大,溶液无毒性,操作中易堵塞A·D·A药品价格昂贵,②萘醌法脱硫它包括湿法脱硫及脱硫废液处理(Hirohax湿式氧化法)两部分组成。a:原理:

脱硫液:为含有1,4-萘醌-2-磺酸铵(用作催化剂,表示成NQ)的碱性溶液,碱源为煤气中氨,即用氨水吸收硫化氢和氰化氢。氨的溶解:NH3+H2O→NH4OH;氨水吸收H2S和HCN:在脱硫塔进行的反应为:

NH4OH+H2S→NH4HS+H2O

NH4OH+HCN→NH4CN+H2ONQ作用下析出硫:

NH4HS+NQ(氧化态)+H2O→NH4OH+S↓+NQ(还原态)NQ和NH4OH的再生:在再生塔吹入空气,在催化剂(NQ)作用下氧化再生,这时发生反应为:

NH4HS+0.5O2→NH4OH+S↓

NQ(还原态)+0.5O2=NQ(氧化态)+H2Ob:萘醌法流程:中间煤气冷却器由预冷段、洗萘段和终冷段三段空喷塔构成,煤气在预冷段冷到38℃后在中段用洗油洗萘,确保在终冷时无萘析出,煤气在终冷段被冷到36℃。脱硫塔把煤气中H2S、HCN和NH3吸收下来,在再生塔硫氢根离子被氧化成硫磺和铵盐。经过再生的溶液从再生塔顶自流入脱硫塔循环使用。

为了降低脱硫吸收液中硫化物与氰化物含量,从循环液中取出一部分进行废液处理。上海宝钢采用湿式氧化法(Hirohax),在反应器压力7.5MPa和温度275℃条件下,使脱硫液中硫化物,含氰化物及悬浮硫等完全氧化转化成硫铵母液,作为硫铵工段的原料。不存在二次污染。

C:特点:本方法利用煤气中的H2S、HCN和NH3互为吸收剂而共同除去。制取硫铵利用了煤气中的硫,可使硫铵工段耗酸降低60%左右。此法使煤气中HCN也变成氨。过程中不用Na2CO3,也无二次污染。但此法也存在脱硫循环液量大,废液处理需采用高温高压设备,耗电量大等缺点。当然它仍然是湿法脱硫和废液处理的最好方法之一。③:低温甲醇洗法a:原理:该过程是一种物理吸收和解吸过程,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用低温甲醇作为洗液(吸收剂)。在设计温度(-50℃)时,甲醇对于粗煤气中CO2,H2S和COS具有较高的可溶性,减压时又很容易从溶剂中解吸出来。b:工艺流程简述:技术特点如下:

★溶剂在低温下对CO2、H2S、COS等酸性气体吸收能力极强,溶液循环量小,功耗少。

★溶剂不氧化、不降解,有很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

★净化气质量好,净化度高,CO220ppm,H2S0.1ppm。

★溶剂不起泡。

★具有选择性吸收H2S、COS和CO2的特性,可分开脱除和再生。

★溶剂廉价易得,但甲醇有毒,对操作和维修要求严格。

★该工艺技术成熟,目前全世界约有87套大中型工业化装置。该工艺需从国外引进。由于操作温度低,设备、管道需低温材料,且有部分设备需国外引进,所以投资较高。§5、煤的气化§5.10煤气的甲烷化§5.10煤气的甲烷化1.基本原理基本方程:CO+3H2≒CH4+H2O+219.4KJ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