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无效输注及其对策李志春.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血型或/和血小板特殊抗原不合有报道认为,血小板锚接蛋白(CD109)共同表达ABO血型抗原及血小板特殊抗原。多次输入ABO血型抗原主要和/或次要不合,或血小板特殊抗原不合的血小板后,受者体内则产生抗ABO血型抗原的抗体(ANHAb),或血小板特殊抗原的抗体(HPAAb),再次输入含有受者体内相应发病机理第30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述注发生率为21.5%,这些病人住院时间及经费为无血小板无效输注病人的2.5倍以上。国内唐氏报道在AL、AA、ITP病人中血小板的无效输注的发生率分别为66.49%、71.1%、51.39%。不仅如此,血小板输注后还会引起发热反应、输入后紫癜等并发症,会增加某些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风险,导致治疗失败,第2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述使患者出血病死率提高25%左右。因此,了解血小板无效输注的病因及治疗,对于血液病患者,尤其是有骨髓衰竭的患者是很有必要的。第3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判断标准1.直接观察◆输注足量血小板后出血症状不改善◆输注血小板后出血趋势加重◆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不增加。即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该方法简单,但主观性强。第4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判断标准2.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CCI=◆血小板计数单位x109◆体表面积=0.0061x身高(cm)+0.0128x体重(Kg)-0.01529(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X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数目(X1011)第5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判断标准3.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PPR=◆其中血容量=体表面积(m2)x2.5◆=体重x0.75(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X血容量(L)输入血小板数目(X1011)X2/3第6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标准◆输注血小板1小时后CCI7.5×109。12小时后CCI6.0×109或/和24小时后CCI4.5×109,则可认为有血小板的无效输注◆输注血小板1小时后PPR30%。24小时后PPR20%,则可认为有血小板的无效输注。判断标准第7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运用CCI和/或PPR可以减少判断的主观性。然而,Davis等通过临床研究对CCI及PPR的意义提出质疑,认为CCI及PPR受血小板的输人量、是否过滤清除白细胞及患者身高等方面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血小板的输人效果。建议用血小板输注后增值的回归分析来评价血小板输注的效果。但目前CCI和PPR仍然是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的最常用指标。判断标准第8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血小板制剂质量问题受者原因◆非免疫因素◆免疫因素第9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血小板制剂质量问题◆卫生部规定机采浓缩血小板含量应≥2.5×1011/袋◆混入红细胞量≤8×109/袋◆混入白细胞量≤5×108/袋保存期、保存袋类型、温度、白细胞污染(免疫、CMV)均影响质量。病因第10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非免疫因素引起血小板无效输注的病因复杂,而且是多种原因同时起作用,其中首次输注即引起无效输注者中以非免疫相关因素为主,Legler等研究发现,非免疫因素占67.5%,而免疫相关因素仅占17.5%,二者均相关占15%左右。病因第1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而反复输注后引起无效输注者中以免疫相关因素为主。国内学者研究认为反复输注后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的频率可高达15%-50%,从而引起无效输注。病因第12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1发热及败血症发热一般是指体温高于38℃的发热,包括各种病原菌感染及输注血小板后的发热反应,通常认为感染可使血小板生存期缩短,是非免疫因素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Alcorta等通过52例发热患者与52例无发热对照组的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的多因素分析发现,发热是引起病因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