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流行病学流行特点:布鲁司杆菌病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1981年有布鲁司杆菌病的国家和地区有160个,然而80年代后期,布鲁司杆菌病在世界部分地区回升明显,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人畜间流行,约占世界1/5~1/6的人受布鲁司杆菌病的威胁,全世界布鲁司杆菌病现患约有500~600万人,年新发病人数为50万。在我国也波及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3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接触人群:接触污染源的主要人群为从事畜牧业工作人员、挤奶工、屠宰工、肉品加工人员、兽医、畜牧化验人员、饲养员等。(二)流行病学*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SourcesofBrucellainfection.G.G.AltonJ.R.L.Forsyth*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即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也可通过皮肤、黏膜感染。(二)流行病学*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物性有害因素(职业性)定义: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昆虫和其他动植物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如,炭疽芽孢杆菌、布鲁司杆菌、蜱媒森林脑炎病毒、钩端螺旋体等。一、概述*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职业生物因素健康损害(1)法定职业性传染病:如炭疽、布鲁司杆菌病、森林脑炎外。(2)职业性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和职业性皮肤病等法定职业病的致病因素。一、概述*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职业生物因素健康损害(3)与职业有关的鼠疫、土拉菌病、口蹄疫、鸟疫、挤奶工结节、牧民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寄生虫病等。(4)医务人员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非典和人类禽流感等的发生率较高。一、概述*第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生物因素接触职业畜牧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酿造业等;医务人员(包括兽医)、生物医药;生物工程技术人员,如医学工程、农业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一、概述*第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炭疽(anthrax):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建国初期发病率较高,目前逐年下降。职业性炭疽: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各种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患炭疽的牲畜或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皮、毛、肉等而发生的炭疽;法定职业病。二、炭疽*第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anthracis)简称炭疽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呈竹节状的粗大杆菌,有荚膜无鞭毛。繁殖体存在于人、畜体内;芽孢体是在体外干、热等不良环境中形成的休眠体。荚膜由D-谷氨酸多肽组成,与细菌的毒力有关。(一)病因病机*第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芽孢:对外界环境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自然条件下能存活数十年。杀灭方法:煮沸10~15min;110℃高压蒸气5~10min;10%甲醛15min。1∶2500碘液中10min。新配制的20%石灰乳、20%含氯石灰浸泡48h。(一)病因病机*第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炭疽杆菌致病作用(1)致病物质是荚膜和外毒素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荚膜形成的炭疽芽孢杆菌致病性较强。繁殖体分泌的炭疽外毒素是由水肿因子(EF)、保护性抗原(PA)和致死因子(LF)组成的复合体,具有强毒性。(一)病因病机*第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炭疽杆菌致病作用(2)炭疽外毒素主要损害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小有效血容量和微循环灌注量,增高血液粘滞度,从而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感染性休克。(3)炭疽芽孢杆菌细胞内并存有pX01和pX02两种质粒,编码荚膜和外毒素等主要致病因子,调节荚膜和外毒素的合成。(一)病因病机*第1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动物炭疽流行全球,多见于牧区,呈地方性流行。炭疽病全年均有发病,7~9月为流行高峰。1.传染源病人、病畜及其尸体;携带炭疽芽孢杆菌的食草动物。(二)流行病学*第1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传播途径(1)在职业活动,病菌通过擦破皮肤、搔痒抓伤皮肤,或直接侵袭完整暴露皮肤感染。(2)工作中吸入含炭疽杆菌的粉尘、飞沫等气溶胶的空气而感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