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河北省衡水市河北武强中学高三下学期综评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6届河北省衡水市河北武强中学高三下学期综评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强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综评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86年,考古学家严文明将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周围的甘青、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三重结构组成的花朵,每部分之间都紧紧相连、不能分离。这一观点

A.强调了中华文化具有整体性B.凸显了环境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C.实证了中国一万年的文化史D.确立了中国近现代考古学体系

2.《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但尧舜时期,一人之下,有四岳、十二牧协助尧舜掌控全局的官员,有

士、工、秩宗、典乐、纳言等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还作刑法、设军队等。这则史料可以佐证尧舜时期

A.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具备B.各氏族部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C.王权受原始民主传统制约D.开始出现贫富差异和阶级分化

3.商周赐贝仪式的变化表明

主持者

场合

对象

商王

祭祖、宴飨等

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

周天子

政治性大祭祀、大射礼

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

A.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B.等级统属关系不断强化

C.商朝时礼乐制度已形成D.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

4.魏国建国初期,官员职能笼统且具有承袭性。李悝变法后,政务系统由相国(丞相)统领,丞相府下辖诸多属官,处置各个领域的专门问题;官员遴选由承袭制变为任免制;地方上,由国家设置“守”来治理。这表明,李悝变法

A.彰显了三公九卿制的先进性B.反映了郡县制度的推广

C.顺应了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D,借鉴了商鞅变法的精神

5.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基本治理原则,希望达到“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的目标。这一主张

A.表达了建立中央集权的强烈愿望B.旨在调和阶级间的差异

C.反映了顺应天道自然的思想诉求D.意在增进文化的多元性

6.春秋时期,曾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楚国,在大败晋国主持会盟后,同伍于“中国”;“蛮夷之国”的越国继吴而起,“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一度“号令中国”。上述现象表明

A.争霸战争促进政治统一B.血缘政治传统逐渐打破

C.诸侯争霸助推华夏认同D.封建制度增强各国实力

7.下表是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钱币统计简表。由下表可以推知,燕下都

种类

燕刀

燕布

三晋两周布

赵刀

圆钱

数量(枚)

34493

149

5403

455

1

注:燕下都是燕国为了应付南方各国,在河北易县建立的军事重镇,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

A.虎踞要冲,商品经济活跃B,经济繁荣,遭到列国觊觎

C.币种较多,商贾周游天下D.交通便利,对外交流频繁

8.战国秦的基层社会统治,借助民间自治秩序,任用聚落中自然产生的领袖为里吏,辅助官僚行政体系施政。但秦在吞并六国的过程中调整了里吏选任原则,将原有领袖排除,选用无爵或低爵平民担任。秦的这一措施

A.反映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B.确保了基层统治秩序的稳定

C.利于加强对基层的权力渗透D.体现了社会各阶层趋向平等

9.据《秦简》相关记载:“黔首或事父母孝,事兄姊忠敬,亲弟(悌)兹(慈)爱,居邑里长老率黔首为善,有如此者,牒书(书于简牒,传之后世)”。由此可知,秦朝

A.孝道伦理融入律令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C.严刑峻法深入人心D.文化教育迅速发展

10.下图为上世纪末出土文物秦朝“封泥”(官印按于泥上作为密封凭证)的部分墨拓款式效果图,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丞相制度影响官僚系统B.文书密封制度开创于秦朝

C.秦朝官僚政治运行有序D.封泥上的篆刻字体为隶书

11.尚书在先秦时期原为主管文书的小官,汉武帝时期,尚书机构日益重要,汉武帝开始任用宦官担任尚书,称为中书。吏民一切章奏都可以通过尚书直达皇帝,皇帝的旨意也由尚书下达丞相。这一做法

A.有利于集思广益避免决策失误B.推动决策与执行机构的一体化

C.导致宦官外戚交替专权的局面D.出于加强皇权抑制相权的需要

12.汉武帝时期,因大批匈奴部众来归,就在西北诸郡设置了五属国。其级别相当于郡,各有属国都尉。中央专管属国的官员称为“典属国”。此外“有蛮夷日道”,道是设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单位。西部和南部的新置之郡,其下就有很多道。这些措施反映出汉代

A.扩大同周边地区交往交流B.民族政策注重“因俗而治”

C.对边疆的管理以羁縻为主D.构建严密的边防治理体系

13.下表所示是部分东汉文人对屈原作品的评价。这反映出

论述

出处

“然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东汉]班固《离骚序》

“屈原之词(辞),诚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