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新高考一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含作文分析立意)
现代文阅读Ⅰ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构传统文化的传播生态。过去,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口传心授、文献典籍和实物载体,传播范围有限且易受时间损耗;如今,数字人文技术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多维呈现与活化路径。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收录了超过186万件文物的高清影像,用户可通过360度旋转、局部放大等功能细致观察文物细节;敦煌研究院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莫高窟220窟的壁画色彩、纹理完整复刻,即使原窟因保护限制开放,观众仍能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走进”千年壁画。这些实践不仅突破了物理空间的束缚,更创造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
然而,技术赋能并非万能。有学者指出,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可能导致“文化空心化”——当观众满足于屏幕前的“浅浏览”,可能忽视对文化内核的深度理解;部分数字产品为追求流量,将传统文化元素简单拼接,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误区。例如,某短视频平台曾流行“古风变装”挑战,虽吸引大量模仿,却鲜少涉及服饰背后的礼制、纹样中的吉祥寓意等文化内涵。这提示我们,数字技术是工具,传统文化的“活”最终要落在“人”的理解与认同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传播方式因依赖口传心授和文献典籍,导致传统文化传播范围狭窄且易损耗。
B.数字文物库和莫高窟数字孪生技术的共同点是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创造沉浸式体验。
C.短视频平台“古风变装”挑战的问题在于过度追求流量,完全忽视文化内核。
D.数字技术的核心价值是让观众通过屏幕浏览,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深度传承。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以故宫、敦煌的具体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
B.材料通过对比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的差异,突出数字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C.材料引用学者观点,旨在说明数字技术可能导致“文化空心化”的必然性。
D.材料末段以“古风变装”为例,具体阐释了数字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误区。
3.结合材料,概括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播的具体表现。
现代文阅读Ⅱ
老周的木匠铺开在巷口三十年了。招牌是块褪色的木牌,“周记木作”四个字被岁月磨得发亮。他最擅长榫卯——不用一根钉子,仅凭木块间的凹凸咬合,就能做出结实的桌椅、精巧的匣盒。街坊都说,老周的手是“活尺子”,量木材从不用卷尺,指尖一抵、掌心一按,尺寸分毫不差。
去年秋天,老周的孙子小航从美院毕业,带回台3D建模仪。“爷爷,现在做木作也能数字化了!”小航把一块木料放进仪器,电脑屏幕上立刻跳出立体模型,连木纹走向都清晰可见。老周凑过去看,鼻尖几乎贴上屏幕:“这能比我手量准?”小航笑:“您试试?”他拉着老周用仪器扫描了半块榫头,又调出自己设计的3D图纸,“传统榫卯有几十种,我把常见的都建模了,您选‘燕尾榫’还是‘格肩榫’?”
老周没接话。他蹲在木料堆旁,摸了摸一块老榆木——这是他去年从山里收的,树龄百年,木纹如波浪翻卷。夜里,他听见小航的电脑还在响,蓝光透过门缝洒在地上,像一片流动的湖。
转机出现在冬天。社区要办“非遗木作展”,老周被请去做榫卯演示。以往他带几块木料、几把凿子,现场敲敲打打半小时做出个榫卯结构,观众围一圈,大多看个热闹。这次小航带着设备来了:“爷爷,咱们让观众自己‘拼’榫卯!”他打开平板,调出3D榫卯互动程序,观众点击屏幕,就能拖动虚拟木块,尝试拼接“直角榫”“穿带榫”。有个戴眼镜的小学生试了三次才成功,蹦起来喊:“原来榫卯要这样卡进去!”老周站在旁边,看着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忽然觉得掌心发热——那是他握了四十年凿子的手,此刻竟有些发颤。
展览结束,老周把小航叫到铺里。他从抽屉深处摸出个布包,层层打开,是半块发黑的榫头:“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1958年他给人民大会堂做木饰,剩下的料。”小航接过,用3D仪扫描,屏幕上立刻出现清晰的三维模型。老周指着模型上一道细痕:“看见没?这里凹下去半毫米,是当年师父怕木材热胀冷缩,特意留的余量。”小航眼睛亮了:“我把这个数据加进数据库,以后做仿古木作就能参考!”
现在,“周记木作”的招牌旁多了块电子屏,循环播放着3D榫卯动画。老周还是每天蹲在木料堆旁,但手里多了个平板——他正跟着小航学看建模图。有回邻居问:“老周,你这是要转行?”他把平板往怀里一拢,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起来:“转啥行?榫卯还是那个榫卯,就是多了双‘电子眼’。木作有魂,人心有光,这不就是传下去的道理?”
4.老周的形象在文中有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文中多次提到“榫卯”,请分析其象征意义。
6.结尾“木作有魂,人心有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古代诗文阅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docx
- 髋关节脱位汇报.docx
-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
- 通风调度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
-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脚本.docx
- 药剂科工作应急预案.docx
-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脚本.docx
- 躁动患者应急预案演练脚本.docx
- 中级管道工考试试题A及答案.docx
- 综合管理岗位技师笔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必刷卷.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逆袭破题卷1.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必刷卷 .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计价》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专业)》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专业)》预习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会计实务》冲刺提分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冲刺提分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全真模拟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