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烟台南山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下列说法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B.冬至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节,南方人多吃鸡鸭鱼肉
C.谷雨时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降雨开始减少
D.立夏就是炎热夏天的来临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B项错误,南方人有立冬吃鸡鸭鱼肉习俗,该习俗和该时节养生有一定关系,因为这个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节。C项错误,进入谷雨节气,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也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前汛期。D项错误,立夏意味着夏天开始,但此时并不炎热。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故本题选A。
2、《淮南子》一书记载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24节气的名称,公元104年,u/u正式把24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24节气在天文历法中的位置。下列选项中,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太初历》
B.《天文》
C.《汉书·五行志》
D.《大衍历》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淮南子》一书中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由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并未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进行修改。B项错误,石申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C项错误,《汉书·五行志》中记录了西汉时太阳黑子、极光现象,是世界上关于此天象的最早记录。D项错误,《大衍历》首次使用了定气的概念,并以数学计算确定节气位置。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编撰的《大衍历》是一部优秀的历法。该历法有很好的实测基础,一部分测量资料来自黄道游仪的观测,另一部分来自全国多个观测点的极高、日影和距离的丈量。故本题选A。
3、古筝是极富中国特色的民族拨弦乐器,早在战国时期就在秦国流行,所以又被称为“秦筝”。下列名曲中通常由古筝演奏的是()。
A.春江花月夜
B.十面埋伏
C.渔舟唱晚
D.二泉映月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A项错误,《春江花月夜》又称《夕阳箫鼓》《浔阳月夜》《浔阳曲》,是古典民乐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写的是浔阳(今江西九江)江上月夜。B项错误,《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该曲以刘邦与项羽垓下之战为内容,用标题音乐的形式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感情色彩丰富。C项正确,《渔舟唱晚》通常由古筝演奏,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D项错误,《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故本题选C。
4、韩信“木罂渡河”一役可称为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应三十六计中的()。
A.以逸待劳
B.声东击西
C.借刀杀人
D.趁火打劫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韩信“木罂渡河”的渡河方式奇特,不是用船,而是用“木罂”。先是“声东击西”,然后击西之后再击东,让敌人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A项错误,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与题干不符。B项正确,“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与题干相符。C项错误,“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与题干不符。D项错误,“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B。
5、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变法改革,其中发生在近代史上的变法改革是()。
A.戊戌变法
B.商鞅变法
C.庆历新政
D.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