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其中可免费阅读2页,需付费18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红烛》教学设计
理解“红烛”的象征意义,分析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2.赏析“莫问收获”等诗句的情感内涵,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及诗人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
分析“红烛”的象征意义,理解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把握“莫问收获”与“莫问耕耘”的辩证关系,体会诗人的精神矛盾。
展示红烛图片,播放《红烛》朗诵音频。提问:“红烛在古典诗词中常象征相思,闻一多笔下的红烛有何不同?”简介诗人及创作背景,引出主题。
【写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1 百合花:青春之美 人性之善(主题任务式分层作业)(解析版)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3-1+百合花:青春之美+人性之善(主题教学教学设计)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3-1+百合花:青春之美+人性之善(主题任务导学案)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2026学年准高二暑假作业清单A计划(第四周).docx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专栏教考衔接——作文写作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docx
- 2026届高考作文复习:感动人民日报和众多网友的《我的母亲》素材解读与写作启发.docx
- 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第01讲 名篇名句默写(复习讲义)(全国通用)(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docx
- 第03讲 论点、论据和论证(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docx
文档评论(0)